一次只说一件事

  上周到带着俩品质工程师到客户现场了解不良品情况。

  该客户体量大,手上有一批货,不良率高达20%,所以要做退货处理。

  产品不良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碰花、刮伤和崩裂。

  客户那边的工程师炮轰般发表完他们的意见后,又重点提了几个产品的事情:生锈。

  又是一顿输出。

  我当时脑瓜子嗡嗡作响。

  我看我带来的这俩品质工程师不断的在检讨,我心里就在想:因为这个怎么管控的,生产管控做的这么差的吗?

  事后我和我的同事才明白,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话题。

  但是客户那边直接当作一个话题讲了,所以不清楚具体情况的人很容易就会被绕晕。

  产品生锈问题,是客户的终端客户发现本年度1月份的产品做1000小时高温高湿实验失败了,但是在2021年同样是目前公司以同样的生产技术生产了一批样品,是通过了这个测试的,所以目前公司被客户那边以为是“偷工减料”要来追责。

  实际上这1000小时的额外测试并没有要求给到目前公司。

  后面搞清楚这其中的逻辑性后,再跟客户那边开线上会议。

  由于接手这个大客户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实在不清楚他们什么情况。

  通过邮件的字里行间能判断出这件事,事态非常严重,估摸着自己肯定handle不住这件事,于是去搬救兵,把相关的产业leader也拉过去开会。 

  后来在职场中的我才明白,要成功做成一件事情,并不一定要自己面面俱到,各项技能点都点满。

  学会借力,巧妙借力,也不失为一种“成功”。

  不同的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很可能会将很多事情混为一谈,因为扯得越远,他们就越有可能浑水摸鱼。


  在救兵的主持下,事态得以被控制。

  会后内部总结:

  救兵:“xx,今天内赶紧把21年出货批次的出货报告给编出来,数据要对得上我们刚才一口咬定的信息。”

  xx是个老实人,明目张胆让他编数据,让他处于愕然当中。

  “刚才会议时,客户都暗示得非常明显了,他们说了两三次他们是没有办法检验到21年那一批货得数据的,那他们的终端客户更不可能能检测到。换言之只要我们一口咬定我们的工艺是一致的,终端客户就拿我们两边没办法。”

  轮到我愕然了——如果没有他的解释,我是绝对听不出这层含义的。

  我甚至压根不会对这句话有什么印象,更别谈去解读它的弦外之意了。

  xx的头头也附和:“等下就必须把这些数据给补上来,编你也得给我编到位了。”

  xx不住苦笑,只得点头称是。

  很奇怪,那一刻,我突然想起高中政治课本第一课那句话:“当劣币驱逐良币,便是社会的悲哀。”

  为了逃避责任,为了避免被追责,大家都会“一致对外”。

  这时候,如果不是一条船上的蚂蚱,那就是异己,是敌人。

  这时候的我们,都异常冠冕堂皇,振振有词甚至“理直气壮”地能列举出我们这样做的“合理性”。

  这件事所涉及的费用不算大,也只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很小很小的缩影。

  造假甚至都能“成真”,可以想见事态升级在更大一个层面上,利益攸关的各主体又会怎样选择。

  记述的目的,永远不是揭示人心的恶。

  而是让自己清楚这世界上的人心有这么多面。

  而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逻辑自洽。

  就像再圆再皎洁的月,也有不为人知难以细看的坑坑洼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次提笔,都没有成功,其实最近挺想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的,可是每次准备写的时候,又突然语塞,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昨天...
    崔崔崔Hello阅读 3,424评论 0 0
  • 在演讲中,对于大多数新手来说,能够上台讲话是难得的好机会。所以也很容易理解,他们倾向于有很多话要说。这恰恰是好多新...
    飞扬_7阅读 1,852评论 0 1
  • 很多时候,父母A.B.C.D.E...的对着孩子说了一大堆要求,而指责孩子时,只一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就概括了。...
    y诗淇阅读 955评论 0 4
  • 你写一篇文章之前,是否会思考“这篇文章我要达到什么目标?”嗯,没学习到之前,我很惭愧,并没有意识到。但是,今天我意...
    阳光林媚阅读 35评论 0 1
  • 对大多数新手来说,能够上台讲话,是难得的机会。所以,也很容易理解,他们倾向于“有很多话要说”。可这恰恰是大多数新手...
    博远_2163阅读 9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