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一个书屋

                                                 1

上周五,下课后回办公室。打开手机发现一个未接电话,号码显示是大杨家书屋的管理员打来的。

原来她同学王秀亮知道了天涯海角心连心团队在郑路镇20多个村建起了爱心书屋,身为大队支书的他也想为自己的村申办书屋。以前我们建的书屋都集中在郑路镇张庙小学、武集小学和明德小学所辖的行政村,而王秀亮所在的村子属于龙桑寺镇。我坦诚相告说我们车辆有限,恐怕没有多余的车辆去龙桑寺。陈怡茗妈妈说王秀亮村长时分热切盼望我们过去活动,我们毋需多派一辆车,他们会来郑路镇接我们过去给孩子们上课。

面对农村家长热望,我难以拒绝,但也不能一个人做决定。于是请陈怡茗妈妈转告王秀亮村长先写个申请信书给我,我可以与其他成员商量一下。仅仅见个小时,陈怡铭妈妈通过微信传来王秀亮村长的申请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年此时,当我们走进村里时活动时,面对的是人们怀疑的目光甚至时冷嘲热讽的窃窃私语。很多家长迟疑着是否参加助读活动。现在,人们的怀疑变成了信任,迟疑变成了参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而我们却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困难。助读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

如果我们保持现在的规模和成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受益的群体是有限的。我们和张庙小学的党春光校长、武集小学的王寿民校长历时一年尽心打造了20多个书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规避外界诱惑健康成长的地方。

这里的孩子是孩子,别处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吗?

难得村长有这份为本村孩子着想的仁爱之心。一年来,团队核心成员一致同意王秀亮村长的请求。这个世界因美而存在。(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