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我抱怨说,城市明明那么大,为什么却会觉得自己被困在无形的囚牢里,又沉闷又无聊。她在政府单位工作。辖区很大, 繁杂的事情很多,被安排的很忙碌,但这种忙碌都很规律,很稳定。即使是新的任务,新的检查,新的工作地点。也不过是重复着美色,重复着形式。
这让我想起了两部监狱题材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赎》和《越狱》。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 图书管理员老布是受人敬仰的老好先生,他个子矮小,面容和善,负责管理监狱里的图书馆,与一只小鸟作伴,吃饭的时候会将小鸟藏在怀中小心翼翼地喂养,然而面对释放的机会他却宁愿以身试法也不愿出狱。服刑50年后终于出狱的老布竟然选择了自杀。这让人唏嘘,却不怎么意外。监狱的高墙把内外分割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老布的大半辈子都在肖申克里度过,他已经适应了这种监狱的规则。当老布从肖申克里出来的时候无法接受现在社会的规则,不能融入这个社会中。相比适应外界生活,死亡是更简单的选择了。
在美剧《越狱》中,有一个取材于现实的劫机大盗,库柏。在漫长的服刑生涯中,他成了一个平凡的老好人,与它相伴的只有一只猫咪。即使知晓了麦克的越狱计划,也毫不关心,若非探视病危女儿的要求不被允许,这个惊天大盗宁愿在狱中度过余生。他已经习惯了在狐狸河监狱中的生活,被其他囚犯尊重,被狱警们照顾。既然如此,又何必出去提心吊胆呢。
“监狱是个很怪的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你慢慢习惯了它。当时间越来越长,你就离不开这里了。这就叫"体制化。”当失去身体自由,被制度控制后,人的思想也免不了随之被固化。"体制化"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境,不管在单位还是在个体,或窘迫或体面,或轻微或严重而已。
但是我们不用抗拒体制。保持希望,去发现生活中的那点光。它可以是我们慵懒的一个周末;也可以是我们期许一次自驾游;我更希望是,实现经济自由后和心爱的人享受生活。俯仰一世,于历史,我们不过沧海一粟,于个人,我们可以自成一世界。
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美好的事,世界上真正美好的事情,是不会凋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