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无比,嗜杀如命的君主

大明王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是一位非常残暴的皇帝。诛杀大臣,屠戮宫女,几乎残忍到令人发指。朱棣和他的爸爸朱元璋都是明朝嗜杀的皇帝,但好歹朱元璋是为了孙子的皇位才对臣子们痛下杀手的,而朱棣杀人的原因让人感到不可理喻。

朱棣是明朝皇帝里为数不多的让我反感的几个皇帝之一。

朱棣,他称帝不具备合法性。换句话说,他的皇位是抢来的。朱棣本来觉得大哥死后自己就是皇位的继承人,但是没想到父皇立了大哥的儿子为帝国的接班人,这件事情深深的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要知道人们都说,他是所有儿子的最像父皇的。在朱允炆即位一年之后,朱棣就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经过了四年的鏖战,他终于登上了皇位。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他把大臣的奏折尽数焚烧,但在暗地里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大臣们一一清洗。诛方孝孺,炸铁铉,凉了天下人的心。不仅如此,他还大肆篡改《明太祖实录》,在书中贬低朱标,称颂自己。无疑是想把他的篡位事实洗白,强调自己的合法性。

在称帝之后,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就生怕别人不知道有个明朝似的,命三保太监南下巡洋,彰显大明实力,这就是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在我看来,郑和下西洋就是“超大型白银粉碎机”。除了让大明的知名度更高以外,剩下的一无是处,表面臣服的藩属国用低廉的香料及土特产就可以换回大量的茶叶和陶瓷。而如此劳民又伤财的活动居然搞了七次。经过靖难之役后,百姓的负担已经很沉重了,他还要迁都北京,征讨蒙古。虽说,征讨蒙古于国于民来说是好事,但是靖难之役和迁都之后,国库经过靖难之役和迁都都已经很空虚了。又要去讨伐蒙古,百姓的压力得多大呀!

朱棣是个军人,在战场上长大,称帝之后也延续了在军队好杀的习性。为了监控大臣,他设立东厂监督大臣的一言一行,搞得朝中上下人人自危;并且任用宦官为厂卫,众所周知,宦官由于生理缺陷大多心里变态,对待官员更加心狠手辣,全国上下陷入到“白色恐怖”之中。朱棣特别喜欢自己的嫔妃—权妃,但权妃因为偶感风寒而死,权妃的死给朱棣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开始变得扭曲,开始变得更加残暴,开始随意迁怒别人,有一次他在宫女口中知道宫女们要谋杀皇上,他连调查都不调查就开始杀戮。史书记载,诛杀的宫女竟达到3000之多。3000,多么骇人的一个数字。

当然,朱棣也不是没有优点,《永乐大典》就是在他的主持下编成的:在他的不断征战和大肆宣扬夏,藩属国竟然多达100个,为历朝最多。但是这些优点想对于他的嗜杀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朱棣,一个我怎么都喜欢不起来的皇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