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东西无法改变现实。真正改变现实的是行为!
一 思维误区
1 习惯的养成与意志力不是强相关,任何人都有习惯
2 棉花糖实验并不能说明意志力的问题,反而说明主动采取行动的人会过的更好
3 人的认知普遍存在偏差,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4 积极思考的意义不是在于只有积极才能得到好的结果。积极和消极是硬币的两面,人是需要适度的“消极”来回复心灵的能量。
5 人的行为模式不是意志力趋势的,而是前置条件和行为的结果来驱使的。
6 人非常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吸引,又非常害怕损失,所以仅靠人的本能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的,尤其是在面对沉没的成本的时候。
7 你的认知和事实往往不相等,而且人的毛病基本是通病,所以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的弱者或失败者
二 解决方法
1 愤怒: A 紧握自己的手(肌肉的紧绷可以提高人的自控力)B 腹式呼吸,数自己的呼吸次数(转移注意力)
2 逃避,不安等负面情绪:A 弹手上的橡皮筋(建立心理钩子?)B 记录出现负面情绪的次数(见多了,就习惯,淡定了?)
3 缺乏主见: A 站在第三方考虑问题
4 戒掉坏习惯: A 改善外部环境(增加坏行动的行动成本?) B 耐力运动(通过运动提高自制力和内心的积极能量?)
5 拖延:A借助他人的力量带领自己开始 B 用闹钟提醒自己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三 避免因为认知偏差否定自己
1 关注成功的部分,前进了1步的意义远远大于100和1的差距
2 不要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情绪,解决情绪问题必须靠自己
四 行动的方法
1 确立详细的,可分解的目标:可测评,可观察,可信任,可明确(翻译?不是很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
2 目标与自己相关,而不是一种源于外界的对比(想自己健康,而不是想比某人瘦)
3 明白开始是一回事,坚持是另外一回事。两者有不同的对待方法。
4 坚持的几种方法:
A 细分目标,从5分钟开始!
B 一开始就有成果,激励自己重复行为(成果可以是物质或者对自己的表扬等)
C 分解目标之后,设置阶段性奖励
D 写下清单,清空自己大脑的压力(时间管理?)
E 记录完成的事情,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F 记录每天开心的三件事,提供自己的幸福度
G 明白目标的评价并不是要100%才算成功,完成10%,也叫成功!
H 静心:冥想或用文字复述自己当前正在进行的行为
五 可能的陷阱
1 压力源于想象,与事实无关,正确认知当前的事实,不要放大也不要忽视
2 目标不要定的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从小开始,逐步试探自己的能力范畴)
3 行为要可以量化(跑5分钟,背10个单词,每天笑一次,等等)
4 张弛有道,保持一个可以让自己放松的时间
5 谨记:不要冲动,保持理性;不要主观,保持客观;不要抽象,保持具体;
个人感受:
开拓了思路,但大部分是老生常谈。逻辑性欠佳,前后关联性不大。
很多问题也没有给出解决办法,有点像一个培训课程的开堂课。
可以一读,仅此而已。后续需要自己拓展行为科学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