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与妈妈的连接

特别感谢完美会所举办“我和妈妈的故事”征文活动,受大家文字启发,我再次体验了与妈妈的连接。即使我们不在一起,但内心从来不曾远离。

一号征文文字朴实真挚,在我心里引起了许多共鸣。作者在考虑生二胎时,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全然支持;而我也在选择是否回国时,体会到了妈妈的爱和支持。

在挪威Flam

那时我身心俱疲,如果继续留在挪威读博可以拿到永久居留。虽然有来自学术权威的支持,但我内心并不快乐,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前夫极力反对我回国,于是我给妈妈打电话。她希望我能回来。我告诉她:我累了。妈妈说可以养我。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她的声音给了我内心的支持,至今想起仍热泪盈眶。

和作者一样,我常觉得妈妈过于强势、脾气不好,殊不知这是因为她付出太多。爸爸在我11岁去世后,妈妈突然担起了养两个孩子的重任。我的不满表明了自己并没有真正看见和懂得她所担任的角色和付出的艰辛。

妈妈在武汉高文安咖啡

接触身心灵疗愈和成长后,才明白许多苦恼都来自对母亲的不接纳。我抗拒她本来的样子,执着于自己的观点,也不愿意为自己的情绪全然负责。所以我希望她改变,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改变我自己。

经历了许多挣扎后,我试着改变自己,接纳母亲,尊重她的真实样貌。终于我和母亲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常常能感受到爱的流动。

接纳即爱

Tina说,“了解的能力=亲和力+共识+沟通”。共识就是接受妈妈本来的样貌,同意她做自己。当我们不抗拒不排斥妈妈的真实性,自然就能和她靠近,即亲和力。这时沟通才能自然发生,并不是我说你听,而是心的连接和能量的交流。

让我们试着了解自己的母亲吧,如其所是地看见她,才能懂得她经历的艰辛和困苦,明白她的爱和付出。她以她独特的方式爱着我们,了解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