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是如今在资本市场上非常火热的赛道,对于b端产品经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b端产品经理不能再像传统方式,不深入一线,整日坐在办公室等着“二手需求”。为了更了解业务场景,挖掘需求,b端产品经理必须多和用户接触,进行用户调研。本文将以最常用的方式——用户访谈为例,从准备期、进行期和结束期三个环节具体阐述如何做好一次用户访谈。
用户访谈主要包括深度访谈、电话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用户访谈是发现需求、收集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用户访谈中,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是较为常用的方式,深度访谈偏重深挖,焦点小组访谈可以激发灵感、多点子。

我做过很多次用户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获得了较大的成长。对于如何做一次用户访谈我会从三点来阐述:准备时期、进行中、结束后。
一、准备期
可以从人、事、物、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讲述。
人。了解用户的基本情况。一方面,用户调研非常考验人的沟通能力。事先对用户角色的性格、态度、知识层面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更能有心里预期准备。另一方面,大概判断用户角色,为判断需求的优先级做准备。
事。
1、确定调研对象。一般来说b端的调研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线使用人员,第二类是中高层管理人员。
2、明确目的。目的不明确就往往会导致你这次调研缺乏较大价值的内容,目的是什么会对访谈提纲的设计影响极大。一般目的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现问题,第二种是明确问题的严重性。前者常用访谈法来进行,后者常用问卷调研来进行;前者你不能指望用户能给你提需求,后者常在你清楚了问题是什么之后,进一步进行了解、验证。若你目的是前者则多要关注用户目前解决问题办法的问题,若你的目的是后者则会多问“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对你的工作带来什么影响?”这类似的问题。

3、设计访谈提纲。问题的设计请一定要具体。记得我在一次访谈的过程中犯过一个错误,设计的问题太过于宽泛。我问了“请问你对系统有什么期待吗”,毫无疑问没有任何收获。整个系统这么庞大,要用户从何说起?这个问题拆解具体点可以问“你经常使用xxx功能,想问下你对它觉得有没什么可以做的更好地方?”
物。调研的话会需要准备例如录音笔、笔记本等等。但我觉得这一步关键是,要视正式形式、需求大小等情况而定准备什么东西,不是每一次面面齐全就是好的。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情,记得我第一次对一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做访谈的时候,开场白完毕后,我就老老实实拿出了一张访谈提纲,当场对方就很无语的笑了,我意识到这东西不合适,就默默地收起来了。
环境。地点+时间。得在对方空闲时进行一线使用人员一般在作业地点,管理人员一般就在办公室。
二、进行期
开场白+重要问题提问+结束语。

三、结束期
撰写用户画像,有问题的整理需求,排序优先级。
1、b端用户画像=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基本信息+系统使用情况

用户基本信息:对于传统行业,年龄越大、从业时间越长,若文化水平不是很高,那么他们越可能会对新事物产生抵触心理,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方式,觉得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甚至会损害到自身利益。
工作基本信息:这个人他干什么工作,在哪工作,只有对用户的业务以及业务环境有了基本了解,才能更好地洞察需求。
系统使用情况:使用端决定其需求的实现方式,使用频次影响其需求的优先级,使用期望和困惑是我们要帮助其解决的。
2、一般来说,用户的需求大致可以是以下类型:

3、从用户的使用频率、刚需程度进行划分,一般来说需求的优先级是:某顶头老板>某业务Z总>一线人员>某业务B总。

当然做完一次用户访谈,还有后续的动作,如用户画像的更新(建议半年-1年可更新一次),若是大的功能,若有需要还可以与用户进行更进一步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