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复杂繁琐,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如果要创建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要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具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也至关重要。我认为"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记得有一句经典的话:如果你握紧双手,抓住的仅仅是空气;而你张开手掌,触摸的是整个世界。其实,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当老师的多数提倡狠抓严管,要学生惧怕老师,要学生的一举一动均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于是,为了掌控班级情况,就有了私下打探学生情况的做法,甚至不惜培养告密者、安插小特务。彼此的不信任,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从而导致班级越难管理,学生会认为班主任专制,因此个别有个性的学生会故意与班主任对着干,反而不利于良好班风与学风的建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也就是说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自主性,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要让学生离开了教师的管理和呵护,学生同样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才得以体现,教师的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这样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实现的班级环境。让教师的专制被民主,开放所取缔,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尊重并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成为班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促学生自我管理俗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建设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班规。以前的班规是用来管制和约束学生的,大部分同学带有抵触或不满情绪,不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自我塑造和良好道德素养的自主养成。因此,尝试着让全班学生一起参与班规的制定,制定一个较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过程评价机制,班级制度中每一个要素都必须充分考虑对人的本性的尊重。比如:可以自己先订个初稿,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反复修改才能定下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不断的改进、完善。而且班规中要更多的体现以生为本,毕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按照班规一成不变,有时候学生的违纪是有特殊原因的,那也要适当的灵活变通,体现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