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与写作

算起来,学习写作有四年了。四年的时间中,有中断的时候,尤其是一开始,一七年上半年,坚持得特别不好。但是,虽断续,还是坚持了下来。也因为学习写作之故,开启了自己大剂量的阅读之旅,且渐深渐厚。阅读了许多大部头的人物传记、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虽许多书籍只看一遍而已,但对自己的影响肯定是有的。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写道:阅读、思考与写作是三个好基友,谁也离不开谁。

阅读是输入行为,思考是新知识和旧知识互动的过程,写作是输出行为。千万不能孤立地做其中任凭一项行动!它们三个缺了谁,都会导致效果大打折扣的。

太认同了!

当停止了写作,便也渐渐地停止了阅读,并且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不写作,当然也便会停止思考。

那么,写作到底是什么?对我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写作,是磨炼心性的过程,把自己身上那种急于求成,总是高期待,低投入的坏毛病慢慢的改掉很多;写作,还是提高自己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最强神器,没有之一;即便一开始写得很烂,只要坚持每日写作,只要能耐得住寂寞与孤独,未来你的收入、个人影响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意志力都会有明显地进步。

前几天,看了漫画家小林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里写道,有许多人在置疑他老有别字。他写道,因为他几乎是日更,所以,无论画画还是码字,许多时候都是利用路上的时间、等候的时间。所以,他写了一句话:完成比完美重要!先要有完成,才会有未来的完美!

这点自己也深有感触。有时候,忽然想用的一个字怎么也想不起是怎么写的了,于是,停下来,查字典,或利用手机的语音输入找这个字。这一停,往往停下来的是自己的思路。因为,查字典也好、利用手机寻找这个字也好,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常常还控制不住地刷个圈,待找到或待刷完圈,刚才的思路也九霄云外去了。

所以,未来再遇上这类情况时,自己会先空着,写完成后再慢慢寻找。

这段时间,还看了最喜欢的蔡志忠的一段视频,约五十多分钟。蔡老师说,他没有手表,不用手机,不让别人找到他。就是三十六岁时跑到日本画了四年的诸子百家,也是为了躲老婆。因为,创作需要思考、需要大块的不被干扰的时间。

曾经有过两次,我看哲学方面的书,渐入佳境的感觉,却到了吃饭的时间。中断后,再看便看不进去了。所以,深以为然。

当然,我做不到蔡志忠的极致,但还是想要继续做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所以,写作还是需要坚持。

写作当然是有方法和诀窍的,但却是无法速成的。唯有坚持才能得法。

手术后,一直在放纵着自己。坚持了一年的早起完全地放弃,当然身体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但管理还是需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