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与士
君子,有时指有德者(好品德),有时指有位者(当官的),有时兼指。
曾参认为,君子所思虑的,不要超出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如天子,就做好天子的本职工作;诸侯,就做好诸侯的本职工作;卿大夫,就做好卿大夫的本职工作;士,就做好士的本职工作;庶人,就做好庶人的本职工作。按《论语》,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14·26)
立足现实,曾参还提出新的君子标准: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国家的命脉都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的人。按《论语》,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8·6)
顺便说下,古代尺短,六尺相当现在的138厘米。身长六尺的还是小孩,一般指十五岁以下的人。
春秋时,阶层分布中,士以上有卿大夫、诸侯、天子,士以下有庶人。士,拥有贵族身份,可以享受义务教育,但不能做官领俸禄,除非有功劳。曾参得出结论:士,必须刚强、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于天下为己任,不沉重吗?到死方休,不遥远吗?按《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品朋论友
古时,同学为朋,同志为友,后朋友通用。
子张,是曾参的同学,也就是朋。为啥不是友呢?因为子张高不可攀,难以同时为仁。也就是说,曾参与子张的志向不同,即非友。按《论语》,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19·16)
君子,用文章会友,用友来帮助养仁。按《论语》,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
颜回,与曾参同学又同志,因此是曾参的朋友。他有能力,却能向能力低的人请教;他知识丰富,却能向知识较少的人请教;他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他知识满腹,却像空心一样;他被欺负,也不去计较。按《论语》,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5)
劝诫
三桓的孟氏,任命阳肤为法官。阳肤向曾参请教,如何当好法官?曾参劝诫道,执政者残暴无道,百姓早已离心离德。假若审出罪犯的真情,你应该同情他、可怜他,切不可自鸣得意。按《论语》,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19·19)
曾参病了。他把弟子召集起来,劝诫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不敢毁伤,保护得多好啊!《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今后,我才知道,我可以免于手脚损伤了!你们也要像我一样,言行谨慎,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发肤。弟子们噙着眼泪,不住地点头。按《论语》,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8·3)
听到曾参病了,三桓的孟敬子赶紧过来探望。曾参叹了口气,说,鸟要死了,鸣声是悲哀的;人要死了,说出的话是善意的。孟敬子点了点头,曾参劝告道,君子(当官的),待人接物有三方面要注重: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懈怠;端正自己的脸色,就容易使人相信;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声调,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错误。至于笾啊、豆啊,这些礼仪的细节,自有主管人员。孟敬子若有所思。
按《论语》,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8·4)
顺便说下,倍,同背,不合理,错误。笾,读作边。它是古代一种竹器,高脚,上面圆口,像碗,祭祀时用以盛放果实等食品。豆,像笾一样的器皿,木料做的,有盖,用以盛有汁的食物,祭祀时也用它。笾豆之事,指礼仪的具体细节。
其父逍遥
其父曾皙,名点(蒧),早年拜孔子为师,后在孔校教书。
曾皙曾与子路、冉有、公西赤陪孔子闲坐聊天。孔子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谈谈理想。”子路、冉有、公西赤先后谈完,孔子也要曾皙谈谈。
他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了起来答道:“我的理想,与他们仨不一样。”
“没事没事,各谈各的。”孔子鼓励道。
“暮春三月,春天衣服都穿定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哼着小曲,缓步回家。”曾皙缓缓道来。
“点,赞!”孔子竖起大拇指。
按《论语》,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1·26)
顺便说下,莫,通假为暮;雩,读作余,古代求雨的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