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日福总对业务SE及自工程完结进行了一次系统、认真的讲解,特别是过程中,用语用词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使我对业务SE和自工程完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也是听了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觉得业务SE及自工程完结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没有什么太高深、太复杂的东西,只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做就会成功的。一下是我体会较深的几点:
1.业务SE是什么?“从业务开始的初期阶段开始,全体相关部门参加,同时实施研讨,将各部门的所有要件都落实到计划中,不发生返工,制作完成度高的成果物,是业务工作”,其中几个关键词是“初期”不是在事后再去发交流;“全体”是与此项工作相关的所有部门,而不是自己认为的部门,即从业务上看只要是相关的部门都要参加;“研讨”不是大家胡思乱想,是围绕工作对以往问题/对策或建立假设进行验证共识;其实在我们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就是发现很多的可行举措和问题,而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5W对问题进行分析,找真因,制定对策。在此过程中所有的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记录在OIL(Open Issue List 未闭环问题清单)中,而达成共识的就需要列出详细的工作内容记录在工作清单中,以便于快速执行和避免出现丢落项。
2.可以带来什么益处呢?可能有人会说“这事领导要求的那么紧,哪有时间进行研讨啊,还那么多部门一起,根本就研讨不出什么。再者领导也要求先做起来,过程中遇到问题再解决”。原来我也有过这样说过,但现在细细想来,我们所经历过的事情往往都是一次次一遍遍重复着”救火”,工作节点一延再延,内容一再返工,质量一再报警。其实我们一直都是“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却有足够的时间将事情一做再做”。都这样了,我们为什么不能真正的踏踏实实的开展业务SE呢?
3.什么是自工程完结?“在被规定好的期限前,将被规定好的内容,原原本本地执行,保证在下游部门、不会发生问题的状态下,完成工作,交付给下游部门”,同样其中几个关键词是:“期限”即便工作再完美,但超过期限也会变成浪费或多半产生浪费,当然更不能出现不设定期限的工作;“原原本本”是按照规定好的流程步骤去执行,而不是自己无视流程擅自做主(当然如果标准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对标准加以完善),这样不仅会产生浪费也无法确保工作质量;“不会发生问题”要对过去失败的对策进行点检、应用,避免问题再发,对所有能考虑到的风险、隐患进行提前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