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预测及相关经济、军事、历史逻辑的学习笔记

一、第三次世界大战时间预测(各方观点)

- 兰德公司的预测变化

1.十年前:预测为2030年,核心论据是“美国武器装备优势会维持到2030年,2030年后中国武器装备将超越美国”

2.前些年:预测修改,不再以“武器装备先进性”为论据,先调整为2025年,后又改至2027年

- 美国国防部的预测:此前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时间为2027年

- 作者的预测:基本认同2027年,与兰德公司后期及美国国防部预测一致

二、支撑战争时间预测的核心论据

(一)债务问题:中美及全球债务困境与战争关联

1.中国债务情况

- 最新债务数据(来自中债登月报,截至今年8月底)

- 国债发行量:10.37万亿,相当于去年全年发行规模的83.9%

- 地方债券发行量:7.68万亿,相当于去年全年发行规模的78.6%

- 城投债发行量:2.35万亿(今年前8个月)

- 合计规模:今年1-8月,国债+地方债券+城投债合计达20.4万亿,按此速度全年政府债发行量将超30万亿

- 中国债务的核心特点

- 国内债务累计极高(涵盖私人债务、企业债),2018年起债务已失去增长性

- 目前仅靠国债拉动债务,但国债额度呈“指数级增长”(20年时仅3万多亿,现在一年达30万亿级,明年或达60万亿,远超财政收入)

2.美国债务情况

- 美国国债风险:最迟理论上2027年将彻底暴雷

- 美国的应对逻辑:作为全球霸主,会将矛盾转移给“小弟”(如日本,石破茂下台后,后续继承人立场相当右倾)

(二)历史案例佐证:债务危机催生战争的必然性

- 一战爆发的本质:并非“萨拉热窝一声枪响”的偶然,而是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军备竞赛导致国债不堪重负,1914年打仗具有必然性(相关数据贴因简中互联网删帖严重已难找到)

- 1939年德国开战原因:1939年9月德国债务到期,“不打波兰则债务崩溃,打波兰还有一线生机”,战争虽为“饮鸩止渴”,但好过“当场爆炸”

(三)经济统计指标与债务逻辑:GDP、GNP与资本主义货币本质

1.GDP与GNP的区别及影响

- 指标起源:GDP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使用的统计数据,此前使用GNP(国民生产总值)

- 差异原因:以前资本对他国投资额度有限,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增长额中大量来自发达国家投资

- 中国案例:18年前中国80%的出口顺差由外资创造,若使用GNP计算,中国经济增长率会低很多

2.不同货币体系下的债务特性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金本位时代):债务是“刚性兑付”,无法靠印钞缓解;财政收入不足时需靠国债补充

- 信用货币时代:可通过印钞缓解债务压力

- 核心观点:资本主义的货币本质是“国债券”,存在“越富裕越易借钱,越穷越难借钱”的规律

3.后发帝国主义国家的困境:德国、日本等国财政收入超一半用于军事投入,“不打仗则军事投资打水漂”,无法承受此类损失

(四)大国战争策略与陆权国家困境

1.美国的最优战争策略:“离岸平衡手”(效仿当年英国)

- 核心逻辑:挑动旧大陆内部冲突(如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以色列对周边国家的冲突),让旧大陆“打成一锅粥”对美国最有利

- 美国的规避:无必要与某大国(推测为中国)直接战争

2.某大国(陆权国家)的海军困境

- 现实局限:缺乏足够海军优势,无法与美国在大洋争雄(如英吉利海峡德三无法跨越,更遑论一万公里宽的太平洋)

- 历史共性:拿破仑、希特勒、苏联等陆权国家均面临类似困境,除非征服整个旧大陆,否则无法孤立离岛国家(如美国)

(五)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潜在形态与危机传导

1.战争形态:不会是“两大国直接对决”

- 逻辑依据:旧大陆有众多国家,类似英国击败拿破仑时“组织多轮反法同盟”,不愿某国称霸的国家众多,无需大国直接上场

2.危机与战争的关系:“债务危机、经济危机催生战争,非主观能完全控制”

- 类比:如同开车,“能管住自己不撞别人,管不住别人不撞自己”,不是想不打就不打

3.世界经济金字塔结构与危机传导

- 结构划分:中心国家(如美国)、半外围国家(如波兰)、外围国家

- 危机传导路径:中心国家输出危机,半外围国家输出战争,外围国家输出难民

- 批判与现实:作者批判北一辉的国家阶级理论,但认可“世界经济金字塔结构”,认为“美国率先崩溃、内战”是过于美好的想象

4.半外围国家的战争意愿:以波兰为例

- 现实动作:俄乌战争后已扩军备战三年

- 核心动机:“不打仗则军备投资打水漂”,存在“手握锤子看谁都是钉子,手持利刃杀心自起”的心态,明显有“锤俄罗斯”的意愿

三、提问与答案

提问1:第三次世界大战大概还要多久?

答案:各方预测集中在2027年。其中,兰德公司十年前预测为2030年(论据是美国武器装备优势维持到2030年),前些年修改为2025年,后又改至2027年(不再以武器装备先进性为论据);美国国防部此前也预测为2027年;作者基本也预测在2027年。

提问2:根据中债登数据,今年1-8月国债、地方债券、城投债合计发行规模是多少?全年预计多少?

答案:今年1-8月,国债+地方债券+城投债合计发行规模达20.4万亿;按此速度,全年政府债发行量将会超过30万亿。

提问3:中国国内债务有什么特点?

答案:中国国内债务累计极高(涵盖私人债务、企业债),2018年起已失去增长性;目前唯有国债能够拉动债务,但国债额度呈指数级增长(20年时仅3万多亿,现在一年达30万亿级,明年若达60万亿将远超财政收入)。

提问4:美国国债最迟理论上会在什么时候暴雷?美国会如何应对?

答案:美国国债最迟理论上2027年就会彻底暴雷;作为全球霸主,美国会将矛盾转移给“小弟”(如日本,石破茂下台后后续继承人立场相当右倾)。

提问5: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非偶然因素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军备竞赛导致国债不堪重负,1914年打仗具有必然性;并非“萨拉热窝一声枪响”的偶然因素,相关数据贴因简中互联网删帖严重已难找到。

提问6:1939年德国为什么要打波兰?

答案:1939年9月德国债务到期,不打波兰就会债务崩溃,打波兰还有一线生机;战争虽为饮鸩止渴,但总比当场去世强。

提问7:GDP和GNP有什么区别?以中国为例有何体现?

答案:GDP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使用的统计数据,此前使用GNP(国民生产总值),区别在于GNP更侧重国民创造的价值,GDP侧重地域内创造的价值;以前资本对他国投资额度有限,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增长额中大量来自发达国家投资。以中国为例,18年前中国80%的出口顺差由外资创造,若使用GNP计算,中国经济增长率会低很多。

提问8: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金本位时代,债务有什么特点?

答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金本位时代,债务是刚性兑付,不像现在信用货币时代可靠印钞缓解;当时财政收入不足时,就需要靠国债补充。

提问9:后发帝国主义国家(如德、日)面临什么军事相关的困境?

答案:德国、日本等后发帝国主义国家,财政收入超过一半用于军事投入,不打仗则意味着对军事的投资打水漂,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

提问10:美国对大国战争的最优策略是什么?

答案:美国对大国战争的最优策略是“离岸平衡手”,效仿当年英国,挑动旧大陆内部争霸(如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以色列对周边国家的冲突),让旧大陆打成一锅粥对美国最有利,美国没有必要与某大国直接战争。

提问11:某大国(陆权国家)面临的海军困境是什么?

答案:某大国缺乏足够的海军优势,不可能去和美国大洋争雄(如英吉利海峡德三也垮不过去,何况一万公里宽的太平洋);这是陆权国家的共同困境,拿破仑、希特勒、苏联均如此,除非征服整个旧大陆,使离岛彻底被旧大陆孤立。

提问12: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是两大国直接对决吗?为什么?

答案:不会是两大国直接对决。因为旧大陆有太多国家,当年英国击败拿破仑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组织一轮又一轮反法同盟,不愿某国称霸欧陆的国家很多,没必要非得自己上;最终可能会有对决,但初期不会是两大国直接打。

提问13:债务危机、经济危机与战争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债务危机、经济危机会催生战争,有些时候不是想不打就不打的,就像开车在路上,能管住自己不撞别人,却管不住别人不撞自己。

提问14:世界经济中的“金字塔结构”在危机传导中有何体现?

答案:世界经济以国家为主体存在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顶的中心国家(如美国)更有利;危机传导中,中心国家输出危机,半外围国家输出战争,外围国家输出难民;美国作为中心国家,会转嫁危机,不会率先崩溃或内战,认为美国会先崩溃是过于美好的想象。

提问15:波兰在俄乌战争后有什么动作?为什么可能有战争意愿?

答案:俄乌战争后,波兰已经扩军备战三年;波兰有战争意愿是因为“不打则军备投资打水漂”,存在“手握锤子看谁都是钉子,手持利刃杀心自起”的心态,明显按捺不住想锤俄罗斯的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