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少年,大多都是有些侠气的,更何况是生于盛唐那个豪放年代的李白。盛唐的尚武豪侠在李白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李白的早期的诗里总是带着三分侠气的,那些诗句像是狂饮了数斗美酒之后用剑写就的,凛凛然带着一股剑气。
李白豪放任侠的性格与他所处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李白出生于唐朝碎叶城,据考证应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说为四川江油)。碎叶城位于唐朝边境,汉人和胡人杂居,民风剽悍,李白的性格也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喜爱纵横之术,好剑术,喜任侠。同时又深受道家黄老之说的影响,喜入名山大川寻仙访道,少年时代便游历了剑阁梓州等地,创作了很多豪迈的诗歌。
李白豪迈性格的另一成因便与其家庭有关了,李白的父亲李客,因任侠杀人而不得不潜还蜀地,父亲的侠义精神对李白应该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是李白一生都想要效仿的榜样。所以他在那首著名的侠客行中托名“赵客”写下了自己父亲的事迹。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青年时代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带着他的诗和剑出了蜀地,一路游历,结识了孟浩然等一些志趣相投的诗人。他的豪侠性格在这一路的游历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与李白过交往的诗人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这个时期的李白是最好的李白,也正是贺知章所说的那个“天上谪仙人”。他自西域而来,未染中原俗尘,他的诗和剑都锋芒毕露。
我们总是称李白为浪漫主义诗人,其实浪漫主义也就是理想主义。李白是个活在理想之中的人,他认为男儿就应当放任豪侠杀人于闹市之中,也想有一天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杀人会犯法,做官又做成了个只看不用的词臣,李白只能在痛饮狂歌之后把自己的满腔情怀饱蘸浓墨,写在一方小小的白纸上。
做了三年翰林供奉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其实仍是个迷茫的当局者,他不明白自己本就不属于庙堂,而是属于眼前这一片大好江湖。他觉得天子不会重用自己,虽然有些心灰和不平,但天性旷达的他是又怎么会如杜甫一般写出那般满腹牢骚的抱怨呢?他只是说了一句“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之后便在漫天枫叶之中挂帆而去,重入江湖。
如李白者,本就应是同风九万里的大鹏,怎么能够于楚国的神龟一样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留骨而贵呢?他就连死都死的那样传奇浪漫,乘舟饮酒,骑鲸捉月,这样的死法无论是附会还是真实,都说明我们心目中的李白是那样的超然,他不能如杜甫一般凄苦的死在江中孤舟之上。他是李白,所以死也应当是李白的死法,一生写诗,最后把自己的死也写成了诗。
无论哪个时代,总会有心怀侠气的少年,无数前赴后继的理想主义者就如同飞蛾一般扑向江湖这团炽热的火焰。就如同“只身打马过草原”的海子一般,最后在现实面前被烧成了一撮灰烬,被风吹散在天地之间,只留下那些浪漫绮丽的故事在怂恿着后来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