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去购物公园探索训练营,我在一旁作陪。看到一个母亲,气急败坏地当众批评孩子,母亲说没见过这么可恶的孩子。我看到孩子此刻的眼神也是凶神恶煞,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问题学生。有个同事说某孩子特别难教育,他的父母好可怜。我常回答,这孩子如此,难道他的父母不是这样吗?遇到别人家孩子稍微碰一下某同学,某同学的父母短信就立刻到达班主任手机,各种言语刁难,言语中全是不依不饶。
很多父母都发现,当孩子慢慢长大后,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唇焦舌敝,孩子就是不听话,着实让人烦恼。就如今天的妈妈忍不住甩出一句话: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其实,大多数情况,问题是家长没有学会如何跟孩子说话。如果话说不到孩子心里去,即便父母多么有理,又能拿孩子怎么样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要注重有效性,孩子才能对家长教育少逆反和抵抗,并向父母期望的方向努力。
第一点,家长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融在一起。父母要有一颗赤诚之心,要和孩子密切相处,从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喜好和所在需求。
第二点,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而且是全神贯注的倾听。如果孩子发现父母非常重视自己说的话,那么他会特别愿意听父母说话,愿意听父母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第三点,家长不能光顾自己说话,还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和态度。快节奏的城市,父母工作忙碌,时间紧张,所以和孩子沟通常常着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要求做,忽略孩子的反应。
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处于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观念。作为父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以孩子的位置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此外,换位思考还是一种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快速拉近和孩子心灵距离的有效方法。
总之,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友谊关系,这样,父母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