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后,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拉家常,说着话题就转到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了。
“父母像孩子一样把我们养大,当父母无法自理时,我们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一个同事气氛的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一个邻居,家里有一位七十几岁的母亲,生活不能自理。每次他上班之前都把她放在一种特制的凳子里,旁边放一天点食物和水,吃喝全在里面解决。说完之后,他带有讽刺的开了一个玩笑。
他说“假如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拉在了裤子上,当大人的可能还笑着说这孩子真淘气。如果是自己的父母也许就要变成老东西啦”
他说这些话时,脸色被气的发青。也许他关注了太多这样不公正的遭遇。这倒让我又想起了一件类似的事。
在我住的楼下,每到下午三四点钟,我都可以听到一阵阵令人心酸的叹息声。第一次听到时,我奇怪那里发出的声音?是楼下在吵架吗?问问老婆才知道,下面住了位老太太瘫痪在床上,每天儿媳一上班就开始叹气。对于瘫痪在床的老人而言,他们也需要精神的慰籍。
正如好多当子女的抱怨“能活着都不错了,别再有过多的奢求。”
父母辛劳一生养育儿女,儿女却嫌弃老人。付出与收获真是如此不对等。父母给予儿女的是感情,儿女索取的确实价值。当父母有好的生活条件时则令当别论。
我们都是在夹缝里生存的一粒粒种子,能让我们展现生命之意义所在的恰恰是给予大自然的一种美的回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