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列车上,白天一晃而过,黑夜来临时,突然之间我的喉咙里,冒出一个声音:“爸,妈,过了今夜,女儿就要回来了……”
这种感觉就是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的亲情滋味!
这种滋味是一种用爱浇灌出来的情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体验。
回想父亲在世时的点滴,及母亲给予我们的慈爱。
我也找不到任何轰轰烈烈的痕迹,有的只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拼凑而成。
也许,父母只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他们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下。因为各自的成长背景影响了他们的性格。
父亲在我的成长阶段,扮演的是一个脾气暴躁,让我胆颤心惊,又给了无限关爱的角色。父亲从小就失去双亲,在严重缺爱的社会大环境下长大!而母亲从小兄弟姊妹多,那个年代不重视子女教育,她一天书都没读过,接受的全是老旧思想,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但并不影响她成为一位慈祥善良的母亲。年幼的我,就在父母之间的吵架声中和爱的抚养中慢慢长大!
做为一个希望他们和平相处的孩子,那时候对他们吵架的理由并不理解,只能用无能为力地看他们互相伤害,由阴转晴。
父母吵架如同火山爆发,随时可能,夹杂着鸡零狗碎!我在他们和平相处时,享受着他们的关爱,又在他们吵架时除了恐惧和害怕,只能哭着求他们和解,他们会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慢慢冷静下来,接下来他们会进入冷战,又发现离不开彼此,发现这个家不能没有他们又和好如初。在这期间伤害最大的只能是我们幼小的心灵。
懦弱缺乏自信的性格就是这样形成的。
我的父母在一起并不像电影电视剧里的父母那么浪漫温馨,有的只是过日子时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只是为了生活组成家庭的两个人。
打打闹闹一辈子,勤勤恳恳,又是不离不弃的一辈子!
在农村,自我们小时候,家里没有资金来源,只是靠几亩土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老爸老妈年轻时,就在地里种过许多种类的农副产品。老爸种西瓜,种了大半辈子,曾经承包过别人的地种十几亩!也种过大白菜、辣椒、甜瓜……种过早玉米,掰嫩棒子到几十里以外的城市去卖,那时候只能用脚踏自行车驼两个竹筐。卖几十块钱回来供我们上学,日用。
种经济作物,付出的劳动强度远超寻常的庄稼。
之后,他们还搞过养殖,牛,羊鸡等,这个家里无处不是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的足迹!
正是因为有勤劳的父母,我们家的日子才越来越好,生活条件慢慢步入小康。
说起老爸和老妈,都是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超强的人!
在农村生活,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相对美好的生活!
我们姐弟三个,父母都是尽力尽力拉扯我们长大,重视我们的文化教育。我们的家,除了他们两个经常吵架以外,对我们倾注的爱心不亚于任何其他的父母。
做为他们的孩子,我不算出生在幸福的家庭,但也算比较幸运,他们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养育到我们成人,有了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他们的恩情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同样,老爸老妈在日积月累的共同生活中,建立了共度风雨,携手到老的情感积累。
老爸先离开了老妈,在老爸弥留之际,老妈是那样的不舍,在一起生活几十年,曾经的恩恩怨怨却成了他们共同的财富!也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生养之恩大于天,老爸老妈的恩情,做为他们的子女,我只能用无以回报来形容。有千万个借口和理由,什么来日方长,什么等我啥能行的时候……
真正的原因永远只有一个,子女对父母的牵挂永远也比不过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与奉献!
今天父亲周年祭日,我满怀对父亲生前无限的愧疚,在父亲的坟头上给他烧了纸钱与衣服。也不知道他在另外的世界是否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