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第一个季度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依旧过得很过,瞬间消逝。
前两天与妈妈视频聊天,妈妈感慨到“我觉得自己老了,我都50了,你都30了”。这就是事实啊,我们都无法改变。
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作证,要多一点意识去感受时间的力量。
下面,来梳理下这3月我的行动变化:
一、20年年开始使用效律笔记
日复盘:工作中,每天定的3个计划,都能有效的完成,晚上睡觉前会再翻一下自己当天的工作日志进行总结复盘。早晨上班前,会全盘考虑下当天的计划项。
周复盘:周末会提前写好一周的工作事项,并对上周的事项进行复盘总结。
月复盘:目前感觉还是做得不够好。本月再分析下具体的原因。
二、手抄
现在是一闲下来就想抄一两页,英文手抄每天都会打卡;中文手抄主要是抄喜欢的文字。
明显感觉自己的字越来越整洁了,说明抄书的时候心更沉稳了一些,总之很享受,感觉是一种特别的放松方式。
比如,前一秒还在接客户很紧急的电话,挂完电话其实还是要等一些消息的,现在可以做到不受影响,挂完电话继续我的抄写,秒切换,过会再继续接电话处理工作 。
三、写晨间日记
突然就想写晨间日记了,没想到现在越来越顺手,真的很省时间、很高效。每天睡觉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自己的一天进行记录和整体复盘。感觉超棒。
最近还学到了一个新技能,即咖啡冥想,睡前去回顾当所发生的所有美好的事。
四、日常习惯库
对自己的想法和爱好做了区别取舍,在小日常APP设置了完全符合自己的习惯库。每天随手进行有效打卡,越来越喜欢这种简洁的记录方式。
五、画画
在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终于拿起喜欢的铅笔,开始了画画这个爱好。
最近看到对爱好最喜欢的解释“爱好,不是你生命之外的东西,而是你费了多少力气指导它变成你生命之内的东西。爱好,不是这个东西给你带来多少次愉悦,而是你为它进行了多少次自我约束。"
六、早起
在我所有相信自己可能完成的事项当中,发现早起是最难持续的。
曾经在大学的时候有早起的习惯,坚持了三年。工作后一直想继教保持这个好习惯,每年都断断续续坚持1-3个月,最终都因自己的各种借口还是没能继续。
最近在重视这个事情,才深刻意识到是身体生物钟的问题,包括与自己以前的身体状态处于严重的亚健康有关。这段时间,基本可以做到11点前睡觉,明显感觉精神状态在逐渐变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现在已成为我不断提醒自己的励志语。
七、碎片时间有效利用
喜马拉雅上买的课,基本都已听第2遍第3遍了。洗衣服时、干家务时、上班路上都会去听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种碎片的积累,对我而言还是非常有收获的。
现在每天的生活、工作自我整理的越来越清楚,养成了随手用、用完马上整理的习惯。GTD的思维模式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理想中的状态在逐渐呈现,自律-清晰-整洁-有序-高效=自我成长体系,持续优化,相信会越来越棒。
时间对待所有人都是绝对公平的,趁我还年轻,唯有努力在单位时间内做好效能产出,用心对待时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