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匆匆,再争强好胜最后都得赴黄泉路(四)

老妈老爸,是姥姥家的精神和物质支柱。

我家进城以后,老姨和二姨也紧跟着来了县城。

主要是姥姥跟着老妈老爸在我们家住,因为老舅大学毕业结婚了,他在吉林市工作。

老舅两口子都上班,姥姥要是去了老舅家。吃饭都成问题。

主要是姥姥在农村习惯了,她只会大锅做饭。

城里的燃气灶她根本就不会用,也不知道咋整。

主要是七十多岁了,都没有看见过管道燃气。

即使姥姥在我家待着,我们家那个时候是燃气灌。

姥姥也是不会用,因为老妈老爸不用姥姥干啥。

姥姥要是去了老舅家,老舅和老舅妈白天上班一天都不在家,姥姥吃饭就成问题了。

再说,老舅和老舅妈经常出差,老舅那些年,基本上都在国外。

瑞典、瑞士、日本和科威特都待过,每一次去一个国家都得个一年半载或者是二三年的样子。

老舅要是不在家,老舅妈基本上都不在家吃饭。

老舅妈下班回她妈家,基本上都不回来,一周回来一次也就是收拾收拾屋子。

这种情况姥姥能上老舅家吗?老妈又不想让姥姥在农村吃苦,大舅家和二舅家条件有限。

所以,姥姥就只能在我家待着。就这样,姥姥在我家一直待到死前一周才回了大舅家。

也是因为姥姥生病了,那是一九九六年的时候。

一开始姥姥在我家待着挺好的,九六年的时候,姥姥回大舅家过完年回来就身体不好了。

眼看着姥姥蔫蔫的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老妈老爸就说让姥姥去医院看看,这个老太太就不去。

老爸有医保卡,能在医院开药。姥姥不去医院住院,老爸就给姥姥在医院里面开点药回家吃。

一开始那药还挺管用,吃一段时间效果挺好的。

出了正月以后,也是我有病住院,挺严重的,在县城看不了就去省城了。

姥姥一着急,这病情就严重了。姥姥发病了,那必须得住院治疗。

结果姥姥住院治疗的时间就比较长,一住院就是二十多天。

就在姥姥要出院的时候,老舅给老爸打电话,问姥姥的情况,老爸就和老舅说了,说姥姥发病住院了。

这老舅赶上周六周日,就从吉林回来了。

姥姥住院了,老舅回来肯定得拿钱回来。

那个时候我已经在长春妇产医院住院一个月了。

大姐因为要生小孩儿,她是妊@娠高@压中@毒症。

大姐全身浮@肿,就是那脚胖肿的鞋都穿不上,身上全都胖肿,特别吓人,没办法了,就得住院。

妊@娠高@压中@毒症,这种情况就是在医院打针之后,然后血@压稳定下来之后,没办法不能正常生孩子,就得剖腹产。

这样一来,我在长春住院,大姐在县城住院,然后姥姥还在住院。

姥姥就是出院了,也不能回我家,因为老妈这两个丫头都住院。

大姐这是生小孩儿,孩子出生了得需要人照顾,老妈就自己根本就忙不过来。

这是老妈,就说白了那就是心理素质好,那要是心理素质不好,都崩溃了。

老舅一看这种情况就直接拍板了,不能让姥姥再在我家了。

这不是我家赶上这种情况了吗?赶上这种特殊情况就得特殊处理。

老姨和老姨夫那个时候,天天早上起来去市场卖大油饼。

基本上下午一两点钟能回来,这样一来他们俩没有时间照顾姥姥。

二姨和二姨夫呢?那时候确实是有时间,因为二姨常年在家,她也不上班啊,所以说她是一个闲人。

二姨夫还算是比较开明,老舅给拿了三千块钱照顾姥姥。

二姨夫一看老舅拿钱了,就主动承担了照顾姥姥的事情。

在医院就和老舅说了,姥姥出院去二姨家。

姥姥的几个孩子,二姨对姥姥最不好,二姨从小到大就不喜欢了姥姥。

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姥姥家,是不是二姨生大弟弟的时候。

大弟弟满月之后,二姨没有回来,一直到大弟弟都两个月以后才回来姥姥家。

主要是二姨家离姥姥家三十来里地,太远了,回来一趟真的不容易。

二姨回姥姥家住家,一直到大弟弟100天之后才回家。

我记得非常清楚,那个时候姥姥家特别穷。

二姨非得逼着姥姥给大弟弟蒸一个大鱼。

姥姥说蒸一个大鱼得5斤面,再加上水啥的十来斤。

主要是二姨家离姥姥家太远,姥姥说二姨,你家那么远,这么大一个鱼要是拿到家。

要是碎了就不好了,这不是怕拿碎了吗?远道没有轻载呀,那一个大鱼搁帘子上就那么驮着,谁能驮到那么远?

二姨就因为姥姥这么说了,就和姥姥生气了。

鸡头白脸的和姥姥说,“老宋家的孩子你咋给蒸鱼了呢?轮到我们家的孩子就蒸不好了?就怕碎了?……”

把姥姥气的都不知咋办好了,这就是二姨。

没事,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比二姨家大弟弟大六岁。

他出生我都七毛岁了,所以说我记得特别清楚。

就二姨那时候那个状态,那个形态瞪眼睛翻了眼睛的样子,我现在记忆犹新,在我记忆里印象特别深。

姥姥当时就说了,老宋家(我家)离家近,四五里地人家我爸骑自行车接我妈和孩子。

大面鱼搁盖帘上,放自行车后边货架子上绑着,也不能坏。

因为弟弟那时候是冬天,正好外面还有雪,还有冰,然后大道让马车压得也光溜的,还不颠簸。

二姨家大弟弟是正月的,二月三月四月,快到五月节(端午节)了。

那农村一到端午节,那种地啥的,那春天一翻浆那道都不好走。

那你说吧,土地芭乐溜秋的车压的都是大棱子特别不好走。

尤其是姥姥家那边,还种的是水田,那水一泡,大地一翻浆特别难走。

这二姨不听劝,这家伙的又哭又嚎又甩鼻涕又翻楞眼睛的。

这会儿姥姥让二姨作的没招了,也给她们家的孩子蒸大鱼了。

这么一闹腾,姥姥这大鱼也是没整好,大鱼折了。

姥姥之前就说了,这鱼要是碎了对孩子这一生有影响,不吉利。

要我说,啥事你都不能强求,也可能是我唯心吧?

也不是老人迷信,也可能是姥姥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但是基本上,我就觉得就根据二姨家大弟弟现在的这种现实情况,可能也就是姥姥的一语成谶。

真是那样的大弟弟,大弟弟这一生就是得咋说呢?

从个人角度来讲,可能是人家觉得挺休闲自在的。

上班就是这干两天干不了了,就回家待着,一待就是几年。

完了再上那干两天,干不了还是回家待着,就是你要说身体不好吧?还啥毛病没有身体挺好,就是不干活。

二姨看不上大弟弟,大弟弟长大以后,二姨她一天墨迹到黑,大弟弟不听她的。

娘俩别说话,一说话就干起来了。二姨总说大弟弟狗屁不是,其实,大弟弟的脾气秉性像二姨一样一样的。

二姨还看不上大弟弟呢,姥姥家所有人都说大弟弟的脾气秉性像二姨,一点儿都不像二姨夫。

二姨夫一看就是特别聪明的那种人,他的精神真是用过分了。

二姨家的孩子都不像二姨夫,像二姨一样一样的。

未完待续

百合

天竺葵

百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