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围的所有人都友好相处,是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生存的绝佳策略。
有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说,做人应该随性一点,不能委屈自己,对坏人就要不留情面,以牙还牙。
有这一类看法的人,往往对友好相处这个词,有所误解。
友好相处,不是说让你卑躬屈膝,一味隐忍退让,而是让你你不要有太重的分别心。
不要有太重的分别心,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真正能做到友好相处的人,不觉得这是在委屈自己,相反,他们很多人,都能从这种体验中收获不一样的东西。
举个例子,刘润老师说,他在写五商的时候,经常遭遇被得到的“魔鬼编辑”退稿的情况,一篇文章,他觉得已经好到没有需要再修改的地方了,可编辑还硬让他再精炼文章,明确观点。
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的直觉反应是抵触,但刘润的思考逻辑是,我还是应该继续修改,因为我修改了,会让编辑觉得,他们的建议是有价值的,他们是被接纳的,虽然我修改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是后续我会收到更多的建议,让我把课程做得更好。
你看,他在意的,不是我修改了就代表我错了,我专家的形象就被毁掉了,而是我能通过改稿这个动作,收获优化课程的好处,所以他自始至终,都心平气和地与编辑友好相处。
而有些人因为有太重的分别心,他们没办法与不顺着自己心意的人友好相处,他会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还对”编辑”这么好,顺着他们的心意来,这是委屈了自己,对自己没好处,我不该这么窝囊。
职场是一个多方交互,合作博弈的环境,你需要长期,或者至少是在一段时间里,不断与同事和朋友打交道。
如果和他人有矛盾,你有两种应对策略:
策略一:随性一点,不爽就怼。
策略二:尽可能不起冲突。
乍一看,策略一好像很爽,可是刚才说了,职场是长期博弈的环境,你眼前这个可能与你起冲突的人,大概率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要和你一起共事的。
如果今天怼完了,情绪平复了,下次还有合作了,怎么打交道呢?如果是同事,后面再共事,是不是很尴尬?
如果用策略二,先不起冲突,忍一下,先继续合作试试,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
情况1:这件事对方有错,你忍了吃点亏,这次没问题,但是要让对方知道是他错了,然后看对方的态度,如果这个人知道自己有错,让你吃亏了,下次合作他主动释放善意,或让出部分利益给你,说明他会做人,是个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
如果这个人明知自己有错,让你吃亏,下次合作还得寸进尺,仍然不讲情面,说明这个人品性不好,以后,你就尽可能找其他人合作。
通过这个方式,可以鉴别出合作伙伴的好坏。
如果换做是同事或者是领导,也是一样的道理,假如你周围都是这样的人,你就赶紧找下家。
这可以帮你鉴别出,要不要继续待在这个公司。
情况2:这件事是你自己的错,你若是意识到了,自然不会随便冲别人发火,若是你当时没意识到,就记住“友好相处”的策略,先把冲突抛在脑后,回去之后再分析,冷静下来的你,自然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
而你回过头再看看,在这个策略下,不管是谁的错,你都是不吃亏的。
如果是你的错,当场没有起冲突,彼此的关系得到了维持,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如果是对方的错,你可以根据后续反应,鉴别这个人、这个公司的好坏,你也完全不亏。
所以,友好相处,是聪明人的生存绝佳策略。
公号:成长杂货铺,发现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