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五六章

s奢侈品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等到习惯某种奢侈品,就开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接着就是一种依赖,最后,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没有这种奢侈品了。

我们从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很可能就是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

每当人类整体的能力大幅增加、看来似乎大获成功,个人的苦痛也总是随之增长。

农业带来的压力影响深远,这正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支持它们的既不是人类自然的天性本能,也不是人际的交流关系,而是他们都相信着共同的虚构神话故事。

不变的原则其实只存在于智人丰富的想象力里,只存在于他们创造并告诉彼此的虚构故事中。这些原则,从来就没有客观的正确性。

每个人身上带的基因码都有些许不同,而且从出生以后就接受着不同的环境影响,发展出不同的特质,导致不同的生存概率。“生而平等"其实该是”演化各有不同“。

个体诞生的背后就只是盲目的演化过程,而没有任何目的。

”不可剥夺的权利其实是可变的特性。

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其实只是生命和追求快感。

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的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

怎样让人相信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

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

二、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提醒他们这套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要在一切事物中融入这套原则。

三大原因,让人类不会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1.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2.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3.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想象建构的秩序并非个人主观的想象,而是存在于主体之间,存在于千千万万热共同的想象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