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复兴道德心愿词(念兹常思)

道德,请接受我不全的德性,让它周全圆满上善合道,把道德奉献给社会!

道德,请接受我失德的心灵,让它与您融合为一,为人类道德复兴照明镜!道德,请接受我载因的身体,让它为道而工作,为民族的道德复兴而存在!道德,请接受我的意和思想,让它与老子与孔子同在,起心动念不离道德!道德,请接受我性命的全部,让它成为道德的工具,服务于世界道德回归!

第四章      反复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案例分析

张燕昌拜师

我国清朝时有位有名的书法篆刻家叫张燕昌,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很喜欢篆刻,总是找东西琢磨着刻。

张燕昌长大了,他听说杭州城里有位精通雕刻的老人,就前去拜师,但老人当时还不愿收徒弟。张燕昌回到家里,并没有灰心,还是天天自己练习篆刻。

第二年,张燕昌再次来到老人家里,真诚地说:“这些是我平时学刻的印章,特意拿来请先生指教。”

老人被张燕昌好学的诚心打动了,破例将他收在门下。张燕昌从此在老师的指引下,更加勤奋地学习篆刻了。

当下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做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有用吗?我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天赋异禀,很少停下来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比如小明是一个篆刻匠人,但是天天被网络各种碎片化信息代替了自己钻研篆刻的研究,又好比张小宇懂鸟语(特殊才能)他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在书上买了各种关于各种鸟的生活习性,他们喜欢什么,他们讨厌什么,冬天他们是如何过冬的……时间一久鸟儿之间的各种交流,他都心有灵犀……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孔子的女婿公冶长就懂鸟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