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和新法

昨天听朋友谈他女儿,今年考上一所重点高中。还在放暑假,学校就给她布置了一大堆作业。这些作业里面有一项是背诵《老子》。

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朋友为了鼓励女儿,给女儿承诺:给你一个期限,如果你在这个期限里背完《老子》,我给你200元钱。如果你能提前一天背完,一天多加10元两天多加20元,以此类推。

结果朋友被女儿的回答打击到了,“我不稀罕!”。朋友女儿一点没兴趣。朋友在感叹现在的小孩200元是都瞧不上眼了吗?

我认为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存在这种现象,用物质化来奖励孩子的进步。特别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辈份的,他们觉得这样做很诚恳,大家不都这样做的呀?

拿狂人日记里鲁迅所说,“从来如此,便对吗?”。

深思一下,这样的做法明明就是把孩子学习上的内在推动力,转换成对金钱的渴望。孩子对这种奖励兴趣缺缺是好事。你希望孩子学习是为了钱,还是为了自己内心向上的追求?

显然物质上的追求是没什么后劲的。家长在这个事情上的处理方法,是一种“老套路”。活生生的把孩子的成就感拉低了水准。

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不是只有这种“老套路”,完全可以用心一些,研究出符合孩子内心成长的“新套路”、新方法来。

比如《隐形逻辑》书里有句话“情绪会给大脑发出提示,告诉大脑这个信息是不是重要的。”我们的套路,是在引导出对方的真实情绪,然后再跟进一些让事情继续下去的方法。

那么设置“套路”前,要先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为了什么学?如果学习是孩子的兴趣,那这个兴趣就能推动他一直走下去,忘记时间忘记周围环境。

这个时候,家长不必担心他被学习的困难压倒,因为兴趣会带动他自己去找到解决的途径。家长只需要在孩子身边,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方法上面的指导和帮助。

如果孩子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家长就想方设法引导孩子,施展家长的影响力,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

比如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有的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这也是个好办法。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另外扩展孩子的视野,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兴趣的方法。比如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总之,套路也可以玩得新颖一点,对要改变和引导孩子这件事,分析多一点研究深一点。家长不要只是顺手牵来“老套路”就模仿和运用,孩子不感兴趣很正常。

家长要多思考,定义出新的适合自己孩子的套路,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12,427评论 2 22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3,592评论 1 70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5,011评论 9 209
  • 01 前两天看到一条微博,说某所大学女生宿舍楼下,停着的一辆车上放了三罐红牛,微博下面评论说红牛是最贵的,在车顶放...
    花田夜语阅读 3,658评论 8 6
  • 南乡子—欲雨待惊雷 程勇 欲雨待惊雷,唤醒相思梦几回。铺笺欲书嘘寒句,何言?...
    梦轩居士阅读 1,71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