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化
在一些系统内,比如医院,需要对这个行业有理想化的追求,那是一种动力。
其中一位组员提及上海瑞金医院的院训:
瑞金医院建院之初,便以“广博慈善,追求卓越”为院训,百年来,善爱文化一直牢牢根植在每一位瑞金人的心中,善爱是一代代瑞金人心底涌动的最真挚情愫,知性而优雅的瑞金人,有充盈于胸中的学识;自尊而自爱的瑞金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干练而勇敢的瑞金人,积极投身抗疫战线;自由而自信的瑞金人,徜徉学术沃土。“心怀‘国之大者’、不负‘民之所望’”。一个祥和、静谧的医院,一个善爱流淌的医院。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曾奇峰老师的《幻想即现实》。
每个人的现实都是自己的五感五识所幻化出来的,每个人的现实都不尽相同。
2.理想化破灭
我曾经历过对权威的理想化,和理想化破灭。那是一种全好——全坏的二元对立。
破灭的过程非常痛苦,会拔起萝卜带着泥,牵引出很多我自己的课题。
我记得有一个人对我说:她看到了我的痛苦,但没有试图去做什么加速这个过程,因为蝴蝶破茧,必须要经过挣扎,外部干预可能导致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我部分认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更觉得是蛇不断蜕皮的过程,当这身外壳不再适合了,就需要完全脱去,长出新皮肤。
破灭的,不是理想化的他者,而是自己的幻想和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