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作的阅读是浪费时间

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知识的输入是阅读,而知识的输出基本上是讲给别人和写作,大多数人很少有在公众场合演讲的机会。我们可以把学习理解为阅读和思考,然而思考的结果没有记录下来,那么就可以看做没有思考。所以只有阅读没有写作,是一个不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浪费时间。


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在写作之前大脑里是要有内容,那么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最简单的就是阅读。当我们看完一本书或阅读一篇文章时,根本就没有这种写作观念,我们的注意力大大的下降,阅读的效率就很低,基本上是看完就完了。回想一下,我们看了多少?能记住的有多少?真正能够和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形成自己的看法的又有多少?

如果不写作,阅读即是开始,也是结束,我们始终都是在原点。

当以写作为目的阅读时,阅读输入的效率会成倍的提高,会使得阅读变成高效阅读。用自己的几句话总结概括出所看的内容,当下一次看到同样的内容,就会判断出是否值得阅读,阅读过程就变成聪明的了。

同时写作也是帮助我们简化记忆的工作量,试图在阅读的过程中记住些什么,其实这种做法效率很低,如果我们在阅读后去写作,用自己的语音重述自己的阅读理解,不仅可以提升阅读的愉悦感,也让我们的阅读更轻松。

写作是阅读后的思考过程

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当开始写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认为记住的东西,没有记住,认为理解的东西,没有理解。这些问题如果不开始写作是永远不会被发现。当你开始写作后你就会发现,什么没有读到,什么没有记住,什么没有看懂。

哪些记住了,如果记住了就可以复述或简述所学习的内容;哪些理解了,如果理解了就可以用自己的话结合自己的情况,写出自己的一些成熟或不成熟的看法。

通过写作可以清楚地检验阅读的效果,不写作就不知道到自己在阅读什么。

写作的现实问题

1.没有内容可写。在写作之前,你认为也读过一些书,当你开始写作的时候才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想表达写一个观点,可说出来的都是别人说过的,举得例子也是别人用过的,你发现你的书白读了。其实这都没有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观点就可以啊,说明你已经理解了。最后还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内容怎么办?那就从做读书笔记开始,从总结别人的观点和素材开始,只要写的内容就有了,那你阅读的目的性也强了。

2.要写就要写最好的。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认知误区,笑来老师说,他有一个终身职业就是学生。其实在知识面前我们都是学生,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去践行,才能跟上这个时代,而这个过程我们就要不断去写作,才能不断思考。

没有谁天生就是完美的,慢慢来,不断写,不断总结,去表达自己的践行,讲述你自己的故事,不要在意别人的评判,发现那个隐藏在你背后的真实的自己,总有一天你的文章,会有本质的飞跃。

一起来写作吧!别给自己那么多人生的限制!






我是小燕子,一个机场老司机,能带你飞的小燕子,持续践行者,欢迎交流,期待和你一起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