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个受人尊重的职业,也有寒暑假,时间相对自由,然而在享受这些好处的同时,也得承受这个职业的必然压力。科研与教学就如高校老师面临的两座大山,不容回避。
教学评价有完整的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然而,科研评价模式却过于单一。一提到科研,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教育部的评估指标,多少高水平论文,多少国家级项目,多少获奖成果,多少专利等,然而,高校也分层分类,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是一条道。对于研究型大学,用高水平的理论成果来评价他们的科研,无可厚非,然而,对于应用型大学,是不是更应注重应用,注重科研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注重科研解决了多少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带来了多少经济社会效益呢?
谁都知道,评价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应该注重应用,但在执行评价或进行奖励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套用教育部的评估标准,因为它决定了一所高校是否能通过各类评估达标挤上被认可被接纳的通道,从而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
这是个悖论,如何破局?都知道要错位发展,可是,我们错位发展了,是否被认可?即使被认可,这条路一定很漫长,学校是否等的起,坐得住冷板凳?
而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就能坚持服务地方经济,解决地方的技术问题,终于走出一条光明大道。而这是需要定力的,也是需要若干届校领导都能坚持服务地方不去挤高端独木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