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禅七夕书字
应该说文字工作者,确实很辛苦。它是一个育心的过程,和幼儿园老师一样。
有的朋友认为,会写文章,就是饱读诗书的结果。相对而言,阅读广博的人,可以做到出口成章,下笔如神。但也不能以此证明是因读书多才能写出好文章来的这里面还有一个方法问题。学会了一种好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写写文章,而且还可以写出比较好的的很多文章来。
比如写议论文,文辞优美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一种语言风格和书写习惯。一般只要做到语言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观点鲜明端正、层层印证,论据翔实科学、字字精准,就是好文章。
再比如,要作一首古体诗词,可以先读一些古人相类似题材作品,然后将里面一些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串连记析,把能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词语重点拿下来,以它们作为新诗的原材料,再添加一些都放在一起,反复加工组合,补充修改提升,往往绞尽脑汁,多易其稿,最后也会变成一首令自己满意的新诗词。这样一个糅合了前辈高人作品元素的原创过程,其实也就是遵循了源于古诗而优于古诗、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法则吧。
网络时代,信息丰富的令人难以想象。有时候,一篇好文章也许就是借力拼凑而来的,重点是要会拼凑,拼得天衣无缝,凑得顺畅达意,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每个创作家都拥有这种能力。而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创作本身就不难了,难只难在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前人的文字信息中,找出引起自己共鸣的独特感觉,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把一些敏感的词句,经过快速梳理重新组合到一个新的境界。做到了这两点的文字写作者,在别人眼里看来,自然便显得特有能力特有知识了。
所以说,习文断句理通如斯,去繁就简创新提炼,一言语之如此而已。
蓝月亮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