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爱:如果不是你,那就不是爱情

我的爱情是你,只是你。只有你。

春分已过,春未过。度过了冬眠,经过了春困,全身的细胞都已苏醒,被季节叫醒。

“一年之计在于春”,若春已不再,一年便荒废了。就像一日的光阴,没有好好将早晨把握住,这一天就会成为令人懊悔的昨日。爱情是否也一样,在某些重要时刻没有好好抉择,便会错失幸福?

世间情爱的模样,没有一种可以被复制。情爱是感觉,是经验,是属于个人领域内的感性。其他人的爱情不可窥见全貌,但属于姜太昱的爱情,却有固定的轮廓:由爱生恨,由恨生悲。

尽管编剧说这部剧是成人间的爱情的样子,呈现的是他们拥有的本质:没有甜蜜,在无尽犹疑、猜忌、误会中将彼此消磨,爱却完好无损。最后不过是一个结局:我依然爱你,但却无法和你在一起。


姜太昱对他妻子的爱情,如此单向度的爱,世间有无相似?

这种爱极、恨极、怨极,以致报复,以致毁灭的爱?

这种的爱是有的,在《迷雾》里。除了女主——姜太昱的妻子之外,所有涉及到爱情线的角色,他们的爱都如出一辙:看似毫无底线的爱,抛却了普世价值,单纯得仿若可以用性命来抵。

我能给你的,除了爱,还有我自己。只剩我自己。


姜太昱的出场多是伴随的其他人物出场,除却为了照应主题“迷雾”营造悬疑之感之外,还为了不给姜太昱这个人物角色过多的主观辩解。

从姜太昱和高慧兰的婚姻和爱情中,便可看出,姜太昱虽然是付出较多的那一方,却完全是处在被动的立场。

他不会主动提出分手,不会主动离开。因为他的世界里没有他自己,只有高慧兰这唯一的爱而已。

姜太昱这样的角色的心理活动太好描写了。一旦过多的描写,便不符合他在剧中的身份了,尤其是编剧想隐瞒线索的背景下。

姜太昱两次暴露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同时也暴露的自己的身份。却是人物刻画最丰富的两次。

一次是看在高慧兰的行车记录仪之后,愤怒地5次格式化记录的时候。或许他那时除却羞耻,还带有同在英一样报复的心理。

另一次是在听完高慧兰在说明明宇事件的真相之后。他亲身体验到了明宇在多年前事发的感受,也同时对高慧兰抱有深深的歉意,对自己的行为深恶痛绝。


爱着高慧兰的三个男人,从开始到结束,悲伤都充斥着他们的生活。

明宇作为初恋,因幼稚和冲动犯下大错。尽管没有陪伴在高慧兰身边,但他依旧爱着。以醒悟的心情和骑士般的行动保护着高慧兰——他的至爱。

在英,因为求不得而产生怨念,从进而开始报复。他嫉妒姜太昱作为高慧兰的老公,因为依旧放不下高慧兰。

姜太昱爱得小心翼翼。他知道,他从未得到过高慧兰的心。用责任和承诺换得能在高慧兰身边的机会,再用冰冷带刺的言语维持着勇气留在高慧兰身边。

就像他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那天我就不应该等你。

多么违心。

不过是想要得到一句高慧兰的“我爱你”的回应,用那样酸葡萄的语气包裹自己。

多么爱。

用我的双手沾满罪恶,只为留在你身边。

用我生命的结束,停留在我还爱你的时刻。

用我永世的罪名,换得一个让你幸福的机会。

我们不能在一起,但是我还爱你。


 “根本不怪任何人。”

 “我们只是在活各自的人生而已。”

 “你也去过自己的人生吧。”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