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概念挑战: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而事实上很多人至死,都没有思考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每天打磨一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这是第96天。
我为什么要打磨“平衡”这个概念?
我们经常被讨好和恐惧驱动着,希望成为一个面面俱到的完人:三十岁之前要结婚;一定要住的离父母近一点;如果这个阶段不能升职就永远没机会了;当个好丈夫就要独立支撑家庭……如果你期待这种平衡,人生是很绝望的,而我们大部分人期待的工作生活平衡,也是个神话。那我们怎么对待平衡这件事呢?

绝对平衡不可能实现。
我经常做一个练习叫做“想象完美的一天”,音乐一响起来,就开始冥想自己3年后最想要的完美人生。
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
“充沛的睡眠之后,我听着自己最爱的音乐缓缓起来,洗澡、跑步、遛狗,和家人孩子拥抱……然后开车到自己的公司。这公司建立在一个森林之中。上午和大家谈创意,中午约了一个商务伙伴聊天,下午和团队碰业绩,同时也提出来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大家都非常满意。下午我五点多下班,准备参加一个课程的学习,在课上遇到知己,相谈甚欢一起喝咖啡。晚上回到家,我洗了个澡,看了部喜欢的电影,然后写了篇读后感,最后抱着爱人安然睡去。”
我认真算了一下,这需要72小时……
追求平衡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一天”和“方方面面都满意”,以这个周期思考,绝对的平衡永远不可及,所以你焦虑,而且做什么都觉得不完美。平衡的焦虑就来自于你希望时时刻刻平衡。
什么是有可能的平衡?
动态平衡才是有可能的平衡,完全的平衡,只有在死物中才会出现。但我们是有生命的,人体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平衡,我们的身体血细胞90天换一轮。我们的知识、认知持续在变化,我们每天新陈代谢不同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个性、记忆、体温、酸碱度又都是平衡和稳定的。这才使“我”是“我”的概念得以成立。
最常见的动态平衡,就是骑单车。你把骑单车的动作分解开来,单独每一个瞬间都是不平衡的,但是你把动作连续起来,长周期内,骑单车是个很稳定的平衡。
想象一下我们骑单车的状态:眼睛盯着你的愿景,双脚用力蹬提高效能,做微妙的调整让自己保持平衡。别人看你走得歪歪斜斜,你心中自有自己目标;别人看你摇摇晃晃,只要不翻车,不撞人,你尽管四仰八叉地往前行。
没有完美平衡的一天,但也许有完美平衡的一周
高手菜鸟的区别,第一条就是:“赢家总在找概率,菜鸟每盘都想赢”, 平衡的周期越长,格局越大,就越容易找到大平衡。平衡的高手认为,没有完美的一天,但可能有挺好的一周,不错的一年,虽不完美但丰富的一生。
每隔一段时间,专门学习一门东西,然后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每年拿出一个长假,陪孩子做一件他们特别想做的事;
每个月和老哥们喝喝酒聚聚会吃吃小龙虾;
每周和爱人离开家里约会一次,创造精心时刻……
平衡的关键是把小事做好
去游泳、登山、骑马的时候都会发现,越是高手越放松,也越省劲儿。因为他们不需要做大动作,只需要在微妙的地方做小调整,就有平衡,正是因为这样,也更放松。
我们总想等到憋个大招才叫平衡,其实改变你生活的事情,都在小切口之中。你没有必要非要更衣沐浴,远离郊区才叫休息;也不是只有巴厘岛旅游,无人机送戒指,才叫做爱情。高手们的平衡动作都很小而精妙。
但不管怎么说,平衡是很难的。而平衡工作与生活是一件更难的事,不过正如《死时谁为你哭泣》的作者罗宾·夏玛所说:“ 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才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在我写下这段文字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我原先的思考。
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想清楚做明白的人,相互之间在茫茫人海之中,是可以一眼识别出对方的。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你有想打磨的概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