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思考都值得尊重
我们学《给狗熊奶奶读信》那节课,有三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孩子们在针对题目提问的时候,有两个问题很特别。第一个,是谁给狗熊奶奶读的信?他是男生还是女生?第二个问题,狗熊奶奶,有孩子吗?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
当他们一提出来是男生还是女生,是儿子还是女儿时,我内心就一片不爽。我想这都是些什么问题呀?
但是当孩子们在第二步,读文章找答案的过程中,真是让我眼前一亮。首先第一个问题,谁给狗熊奶奶读的信?是男生还是女生?其中一个小朋友说,一个是女生,因为文章里面说了,夜莺姑娘,姑娘肯定是女生。河马是男生还是女生,我没看不出来。第2个小朋友立刻就说,“老师,河马是男生。因为它说了河马先生。先生肯定是男生。”第三个小朋友又举手了,她起来补充道:“老师,这里河马就是男生,除了说河马先生以外,下面一段,还说他粗声粗气的,女生说话一般不会粗声粗气。”
听到这,我内心的那点不爽,几乎没有了,相反,觉得这些孩子们真的是太棒了!
第二个问题,狗熊奶奶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有小朋友起来说是儿子,为什么呢?因为文章里说是狗熊奶奶的小孙子。是的,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孙子,一般是儿子的儿子,与外孙是相对的,外孙是女儿的孩子。虽然还有个别同学还不太理解孙子和外孙的区别。但是我相信,那天的课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真遇到需要理解的地方,他不会理解不到。
当孩子们说到这时,我内心的不爽已经完全没有了。相反,我真的很欣赏、佩服他们。
虽然每次课前我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上课他们还是会提出很多特别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的,他们不但提出来,而且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还能自己解答出来,甚至对理解文章有大大的帮助。
第三个问题出现在我们阅读文章再次提问的过程当中,有个小朋友提到了:“狗熊本来是很重的,为什么狗熊奶奶会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
当孩子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我真是忍不住叫好。当然我不会直接说原因,故作悬念的让他们想想为什么?
于是有学生说因为狗熊奶奶在听到夜莺姑娘给她念完信过后,她的心情很好,于是,她的脚步也变得轻快了。“是的,这个词我们能够读出狗熊奶奶心情很好。”我补充道。同时也引导他们看当河马先生给狗熊奶奶念完信过后,狗熊奶奶是什么表现。他们发现那个时候狗熊奶奶气鼓鼓的,走路都是步履蹒跚的。于是,自然而然地就引出来了,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脚步也会变得轻快,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整个人走路,都是步履蹒跚的。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通过我的行动来展现人物的心情。”我继续说。第三,这里是把夜莺和河马先生读信的效果作对比,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手法是对比。
如果是考试的话,我们的试卷通常会这样出题:如何理解这句话中“轻快”?每每让我兴奋和喜悦的就是考试题几乎都不是老师我出的,而是孩子们自己出的。二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创造力、感受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会大大的不一样。
我们的阅读课就是这样?确实没有像学校那样去一道道的做阅读题,但是,实际上,我们每一堂课几乎都涉及到怎么解阅读题。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一份思考都值得尊重。因为每一次提问都是他们大脑一次甚至多次思考的呈现,所以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不要看不起或者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