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不是偶像电视剧看多了,还是看多了别人写的成功事迹(当你做成了,你自己会杜撰着写吧?意思是某些你做得好的你就写进去,哪些失败的例子或出糗的例子,就不写进去。),让你觉得在大树底下好乘凉。我认为富二代这些是例外的,因为他们老爸老妈本来就是让他们接班的,就算不接,也无所谓,所以他算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一个代表。
但有些也不是:富二代的压力远比你大,他虽然有启动资金,有优秀的学历背景与人脉资源,但有志气的富二代的目标是自己干一份事业出来,然后超越他的老爸,从找项目、找人、找资金、把项目跑通,他们也在努力着,现实是很多时候比你出身好的人,比你还努力与勤奋去做事,而不是呆在大树下好乘凉。
在职场,运气好碰到真的有大树底下好乘凉,我应该怎么办?
就像这世界上总有人中彩票一样,会有一些“幸运儿”进入职场后,有着不错的运气:碰上一位好领导或者是看得着自己的领导,在他这颗大树下,你可能会得到很多,有以下方面:
1.有机会去做公司核心部门的活,并且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了不错的绩效。
我们有句老话叫做:“跟对人,做对事”!虽然很朗朗上口,但到底怎样才算跟对人?实质上他们就认为只要自己在这做事里面获得不错的收益,就是跟对人了,这里面的收益是指金钱上与职级上的收益,最常见的就是升官发财。在这里面,我们要想明白一件事,这事做成了,到底你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假如你扮演的是执行者的角色(很多人只是个执行者)
那么你的角色是听话照做,想办法拿回上司给你制订的绩效结果,然后大家一起为公司创造不错的效益。实质上,你有点高估了你自己的实力——公司这个平台与上司,让你的实力给放大了,毕竟在谋略这块,上司已经制定好了,而在资源、公司人力资源(能力不错的同事)、做事的机会上,公司已经提供给你了,要是真做不成,还是人的问题,你做成了自然是算有点实力,但谋略、公司资源、公司人力资源(能力不错的同事)、做事的机会等四者加起来,已经大大超过了你的实力,说到这,你要问一下你自己,你在这个拿到结果时,你对谋略的思考、局势的判断、资源的运用、机会的把握、实现目的途径、个人底线上,是否有做得不错?少一环而又能获得大收益时,会不会让你变得思想“懒惰”——我没做好,也能获得大收益,我为啥要做得更好?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危险点在哪。
假如你扮演的是提供谋事并自驱动执行的角色
你要考虑,假设你的想法与上司不一致时,你怎么办?要迎合上司,还是要按自己对真实情况的判断,采取自己的行动?
说到这,很多人就喜欢执行上司所下达的,无论对错,反正是上司是给我下达的命令,做错了就告诉上司,到时再改就是了。如果你这样想,你还会走回前面的一条:你只是在扮演执行者的角色。那怎么办?
我们要跟上司做一次深度沟通,咨询他我们这样做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与此同时,向上司找到客户的画像,他们有什么特征,我们深入这群体里面调研,放下公司现有的产品、服务,不要让它们限制了你的想法与想像,咨询这群人,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公司要达成,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人力的投入,并且衡量要用多少时间能达到,我们随机抽这群体的样本,大概统计一下做成的概率有多少,再把以上这些汇总成执行计划,与上司讨论,看看有啥想法或建议加进去,上司决定干,就开始呗。
另外因为你是做执行,所以你会比上司更熟悉一线的真实情况,所以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它的另一个意思是你不一定要按上司所说的每一步来,上司也有可能是错的,但你得尽办法在允许的情况下,打胜仗,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目的。
要是做到这程度,你就的乘凉就做得不错了:借机会把自己的实力夯实且做出业绩,实力大大增强。
2.上司只是偏袒你的保护伞——反而对你的职场发展不利
本来你能力就一般,加上上司对你的偏袒和保护,让你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不是在传播负能量,你总得有些能力去保护你自己,躲开那些“职场冷箭”,不是你不犯他人,他人就不来犯你的。
另外,我们要想明白,如果工作上产出的价值一般,你与上司交换的价值在哪?想清楚了吗?
你能满足他当领导的欲望
因为你能力平庸,他才可以当领导啊,他的位置稳如泰山,哪天换了领导,你是不是也得调离原岗位?
你只能与他是同一条船
很多总监喜欢自己带着下属去跳槽,然后大家可以继续共事,这个有个好处就是对你知根知底,用最短的时间,做出业绩来,然后慢慢地深扎在新公司里面,这时候你就不得不奔波了,还得看他脸色工作:哪天自己达不到或者不如他意,是不是夹着尾巴做人或辞职了?可你离开又舍不得,因为舍不得现在给的岗位与可观的薪水,很大可能在生活上、工作上他的所求,都有应答。
靠自己实力一步步升迁:慢慢来,比较快。
很多人觉得靠自己,太慢了,并且努力一段时间后,看不到希望,就放弃了,于是开始了丧:上班偷懒,下班打游戏、玩,没有把心思放在充电上,更别说规划自己的职业了,等有伯乐后,再考虑上进吧。
老人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我们的能力不是一下长成的,更多的是一步步长成的,通过对平常工作的思考,真实的挫折与碰壁,还有自己内心不认输、不服输、追逐更好的心,最最最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现在坚持几个月不叫坚持,一年也不算,起码要坚持个3-5年,甚至更多,每一次的执行,都寻求反馈,无论是他人给意见,还是自我总结与反思,都需要找到自己做不到位的地方,通过书本、请教行业大师、实践等来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更要建立自己的系统思考体系,明白各部分之间的联动,怎样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在系统分析中抓住瓶颈的点,怎样把它们解除掉,让整个项目发挥到极致。
我们更要学会善于进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是帮助你的上司成功,实现他的规划,但一定要有实力,你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实力是指你在实践中积累的人脉资源、有效实现目标的手段,还有独立分析问题所在、厘清重点并加以跟进的能力,所以向上司进谏时,要判断好场合:这是该你上奏的时机,还是站一边的时机?
最后,一定要有底线,意味着你是有价值观,做一位正的人,而不是为了实现目的而不择手段,最终让你变得不是你:除了套路、利益,你就失去了纯粹的心,回头看来,自己成了一副机器,而不是一位有思想而独立的人。
这种模式成长也许很难,前期的路走得非常艰辛,但走下去了,会渐入佳镜,就看对机会把握住,然后飞起来了。
你会选哪种?那又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