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大学老师的朋友圈,她是一个大型系列微课的主讲,有一天她在关于亲子关系的微课答疑后,贴出了这样一段话:
周贤老师非常精准地用了显微镜这个比喻,我从这些妈妈们的言语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焦虑。
自从当了妈妈后,会对有关育儿之类的信息比较关注,同学朋友之间的话题也更多的是围绕着孩子,于是就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信息。
“XX家的孩子(才12个月)去上了早教班,听说挺好的,能培养乐感和体感,对大脑发育有好处,我也打算给我们家孩子报一个。”
“我们家孩子不喜欢读书,真愁人,看人家孩子多好,每天都会看书”
“我们家孩子在家挺爱表演的,到学校或者其他场合就不敢了,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
还有我的一些做教师的朋友,最崩溃的就是听到那句: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要么要求孩子尽善尽美,不能有一点“问题”,出现“问题”就很焦虑地要去解决;要么就是要求完美失败以后,双手一摊,说一句:老师交给你了!
我真的很想说,做你的孩子或者做你孩子的老师,好累!
你家孩子不喜欢读书,你觉得是个问题,羡慕别人家孩子,请问你自己爱读书吗?说不定你孩子正羡慕别人家爸爸妈妈呢。你家孩子不敢到公众场合表演,请问你到公众场合演讲哆嗦不哆嗦?
对于这样的父母,我的脑子里闪过一句话:站着说话不腰疼。有些事情,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非得把它看成一个问题。还是说,你在孩子身上找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不去看见自己身上的问题了?
看见过很强大的逻辑:
爸爸嫌儿子爱玩手机,说儿子一放学就玩手机。老师问,那你平常下班都干嘛呢?玩手机。那你玩手机为什么你儿子就不能玩手机了?他和我不一样啊,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哪能玩手机啊?
还能说什么呢?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父母并未将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自己的思想、意志的个体,更别谈去尊重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者,孩子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不管好的还是不好的。所以别把目光全部聚焦在孩子身上。当你觉得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不妨先回过头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事实上是,即便看到了问题,也是没有几个父母愿意修正自己的,他们只会期望通过学校、老师或是培训机构,送进去一个“有毛病”的孩子,出来一个“完美”的孩子。但是,一个更绝望的事实是,父母的毛病不改,孩子根本无法改变。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送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还有陪读、陪考,最后孩子没考上。然后父母就会痛心疾首地说,我牺牲自己的时间,花了那么那么多钱,那么那么多精力,那么那么辛苦,你怎么还考不上。感觉孩子真是千古罪人。
作家连岳曾说过: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会10000米跑,最好的办法不是逼他每天跑,是自己先开始练10000米,你知道怎么变强,你才能教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者,也是最好的人,就是自己一直在变强的人。
所以,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育儿法。只有你自己去做了,才会知道一件事情要做成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才知道怎样去帮他度过这个过程。否则,你只能徒劳地说“我这么辛苦,你怎么还考不上”这种话。
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1、大量阅读;
读书治百病。孩子都是十万个为什么,自己不储备一些知识,怎么去应对。过分地搪塞和敷衍,会磨掉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你让孩子上早教不就想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吗?那你最起码别把他教傻了。而且刚好就可以解决孩子不喜欢看书的问题了。
2、系统地学会一个技能;
从不会到会,不管是学烹饪、学烘焙、学园艺、学钢琴……最好是能看见成果的。父母自己理解了学习的过程,才能教给孩子怎样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