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6.1讲的课后实践

【Day37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9月10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6.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在app中设定你的目标,最多3个。分享给朋友或po到朋友圈。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今日主题:时间记录带给我们的时间意识

我记住了一句话:低头走路,抬头看天

回顾上节课精彩实践:

sylvia:人生活在磁场中,其实自己也是一个磁场,当自身频率调节得越来越好,周围也就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磁场,赞

一心一意的做好一件事,通俗说,该认真的时候就认真,该玩的时候就玩

新课讲授:设置"目标"

目标设置三个,近期目标,下个月可以换一下

理论:一万小时的理论,给了我们方向性,想要达成专家的级别,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精深练习,记住是精深练习,并不是累计一万个小时

我在想,如果我在精时力的学习和时间方面精深一万个小时,不知一万个小时以后会是什么状态?这个我得冥想一下

对于同时做两件事的时候,比如用餐和家庭,用餐和看剧,用餐和朋友

崔律建议:

问自己:这段时间,你做了什么?这段时间,你的重心哪里?效果如何?

崔律一般都会放到交通的记录里面去

一是会刷日清单,二是睡觉,三是看一本书

想通过对交通的记录观察一年用在交通上的时间,观察它的规律

强烈建议:a time logger最好不要同时记录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设置目标时没有设置太大的目标,而是设置为小小的具体的,自己可以近期就可以达成的目标,不空不大也不太难,容易坚持,容易有成就感

小的目标也是大目标的细小切分,也是为实现大目标而做准备的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最近一直在留意监测打卡的时间

这节课后突然之间有了感悟:

时间记录要帮助我们什么?

一是可以通过记录强烈的感知时间的流逝,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爱时间

二是通过对某一项类别的监测,可以得出结论,比如在睡眠上,自己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保持精力旺盛,自己在生命各个纬度里所投入的时间

根据统计出来的结果调整,优化

5.[学霸题]为什么不要同时记录?(例如:上班路上学习,不要既计入交通,又计入学习)

一是违背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则,并不能培养专心专注

二是同时记录,目标感不明确,也就是自己内心到底要什么?并不确定,比如用餐和家庭,问自己注重的是哪个?

人生中的有些事情还是要特别慎重的,比如家庭关系应该作为单独的一类去关注去投入时间,如果把吃饭的时间算作家庭里,那就内心好像在安慰自己,我每天都有在陪家人陪孩子,这样其实是一种并不重视的感觉,就好比是,我拿着手机看手机,可是我人在啊,我就是在陪你

应该把家庭,陪伴家人的时光列为单独的时间,比如亲子陪伴,二人特殊时光,陪伴老人等等,需要单独的有仪式感的去投入时间

三是降低质量和效率,比如交通时学习的效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不会一直当配角的,因为总有一部剧只有你当主角才能上演
    南屿南归阅读 151评论 0 0
  • 那天,上作文课讲评课,这是他们最喜欢上的课——青春的他们,总想推开别人生活的门,往里瞧瞧。 说到从身边事...
    痴行人阅读 25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