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问我,他的孩子上小学时成绩不错,为什么上了初中成绩却下降呢?我把自己教育女儿的一些心得,告诉了他。
1、 语文,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且一直坚持下去。
小学时的语文考试主要是课本,课外知识占比重少。而上了初中则相反,虽然仍以课本为基础,但主要考察课外知识。如果孩子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导致孩子语感不强、字词美句积累甚少,成绩就会明显下降。
因此,从小学时,要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尤其是名著,培养语感。勤写日记,积累名言警句、古诗词和成语,提高写作能力。
2、 数学,学一点奥数,拓展解题思路,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现在的初中数学,考试的大部分题型与小学数学一样,只不过是深度和难度进一步提高。因此,孩子上小学时的数学基础一定要打牢,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学一点奥数。
我的女儿虽没上过奥数班,但我给她买了一套关于奥数的书。有空的时候,让她做一做,收获不少。多刷数学题,虽然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但更应重视做题质量。对典型例题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
3、 英语,学一点新概念英语,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的学习进度快,考题多是课外知识。在小学时仅学习课本的孩子会吃力,成绩会下降。因此,建议在孩子喜欢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上课外辅导班。我的女儿不喜欢上辅导班,我给她买了新概念英语系列丛书,自学的效果也不错。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只有平时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孩子,我认为上了初中英语成绩也一定不会差。
4、 学习习惯,孩子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调查发现,小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初中大部分成绩不错,少部分下降。成绩中等的学生,有一部分会成为优等生。成绩差的学生,进入初中很难提高,甚至跟不上,越拉越大。
小学时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大都是不错的,而成绩落后的大都是学习习惯差造成的。但学习习惯是长期养成的结果,一旦形成不 易改变。
因此,小学成绩落后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要只是让孩子上辅导班、补课,补课其实只能补些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不可能补出好的习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