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7期“叶”专题活动。
好像我们小的时候都有收集东西的爱好,每个人总有自己喜欢收集的东西,有的人会收集泡泡糖里的贴画,将它装订成册,每次得到新的都会兴奋许久。有的人会收集用完了的笔芯,特别是那种印有图案的,看着箱子里的空笔芯变得越来越多,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那是对自己刻苦的见证。有的人甚至还会收集糖果的包装纸,那种包装纸是荧光色的,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特别耀眼,有时候还可以将其叠成千纸鹤,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简直可以堪称艺术。
但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还是收集树叶,每当我遇到一些形状奇特的树叶,都会异常惊喜,当我将它清洗干净,观察脉络似地图上的河流,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夹在书里,或者笔记本里。然后静静等待它褪去水分,成为一个标本,岁月不朽。
我还记得我对树叶的收藏始于那个秋天,我的书页间渐渐夹满形状各异的叶子:银杏如折扇,槐叶椭圆,枫叶成五角星状,铁锈红的颜色迷人漂亮,心叶球兰的叶子为心形……它们再我眼中不再是凋零的残骸,而是时间的信笺,每一道纹理都录着风霜雨露的故事,每一点斑驳皆印着四季更迭的密码。
很久以后的有年初春,有一次我坐在院落里翻开我的“收集册”,一枚白杨叶飘落在地,它脆硬易碎,我不禁为之伤感,可当我弯腰捡起它的残片时却发现又一个春日来临,头顶的那颗杨树上新绿又生。我走进观察嫩芽如何挣脱苞鞘,仿佛目睹一场微小而坚定的起义。原来收藏不仅是挽留,更是学习如何凝视——凝视苍老褶皱里藏着的整个夏天,也凝视新生叶尖上悬着的无限可能。
我的收集行为渐渐成为一种无声仪式,朋友见到我的收藏册,或笑我痴傻,或讶异于平凡之物的美丽。但更多时候,我独自行走收集,与树叶形成默契,我在这些细微交接中,触摸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共情——与自然、与季节、与所有悄然沉淀的事物的深切默契。
毕业工作以后,有次放假回家,和母亲一起整理往年的东西,母亲拿起我的收集册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埃冲我笑道:“你小时候就爱收集这树叶呢,简直像着了魔一样。”她从旧册里抽出一片红枫,干薄如纱,却色泽依旧——那是有一年她陪我压制的,瞬间,记忆奔涌:那个蹲在公园沙坑旁专注捡拾树叶的孩童,与此刻的我重叠如一,原来我对树叶的钟情并非偶然兴起,而是早已埋种于生命初程的痴迷。
我恍然大悟:自己收集的何止是树叶?是母亲年轻的笑声落在叶上的温度,是童年那个下午澄澈的天空,是无数个被美轻轻叩击的瞬间。每一片叶子都成为时间的容器,承载着某个时刻的我与世界的相遇。它们沉默如谜,却在我翻阅时倾泻出封存的光阴。
叶又飘零,我仍行走收集。但我不再忧虑它们终将褪色脆化。因为真正的收藏从不在于永久占有,而在于珍重相遇的刹那,在于读懂一片落叶上记载的整个宇宙——关于生长、告别、记忆,以及万物如何在循环中成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