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一些原因(可能是拖延、自卑之类),开始做什么事情都要寻找一些意义。如果和以往上学时,人们灌注于我脑中的有意义的事情不符的事情,我便会开始焦虑。
以前我是喜欢电影的。我不像其他人说热爱电影,我只说喜欢,因为我还未到着迷的地步。我不曾像别人那样,一天不看电影不舒服,没有电影的我依然过得比较自在。可是我还是喜欢的。虽然意义感捆住了我,但,每当我逼迫这自己陷入电影的潭水,我总是能看许久,惊叹于电影的高清,惊叹于电影的视角。我也许要感谢自己着实不好的脑力,使得电影总给我带来一些新鲜的感觉。
但是,我现在还是很难像以前一样,摆脱意义了,我要做点什么,我要把电影,成为我意义的一部分,哪怕只是暂时的,让我摆脱心里的压力。
我学的专业是法律,如果能找到一些和我专业相符的法律主题的电影,那便是极好的。若没有,但凡有一丝相关的人文社科的精神,也足以满足我的意义感了。一说到这,我脑海里时时不能忘却的,便是《死亡诗社》中的“及时行乐”,记得片中不知道是拉丁文还是英文的“carpe diem”。吁,明明脑海里记得的竟是这样积极乐观的事情,身上却背负了心里的莫大枷锁,可悲,可叹。
我还可能为看电影找出一种共通的理由。稍稍读过众人的观点,观点不过有几种,第一种是比较激励型的,劝导人们向善,向勇,向真,向美,向一切能想到的美好的品质。但是以我三分钟的热度,我还是很难使自己对这样的理由信服的。第二种便是,只花费了不到数个小时的时间,便能体会到别人风云骤变的一生,是多大的价值啊。据我所知,最长的电影不过是意大利的《灿烂人生》,长达六个小时,但是却是描绘了一个家庭的历史,如果能忍耐一下将时间认为可以叠加计算的话,那边是数百年的时间了,可以算是大大的便宜了。想起三部一共十数个小时的《教父》,便更可体会这种价值吧。可是,这样的理由还是不能使我感到欣慰,我要体会那与我无关的生活如何。如果将全世界的流浪汉的时间加起来,那边是一笔很大的时间了吧。如果让你花上仅仅六个小时的时间去体会,那也是很难让人感到高兴的吧。我一向喜欢辩驳的脑子里又出现了如上的文字。这第三种,就是言电影是一种艺术,正如音乐、诗歌、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一样,我们去体会的是它的美,这更是不能让自认俗人的我有对他的兴趣(但是将来的我成功之后会有时间去了解的吧。——拖延的我如是想)。
看来现在我还是很难找到看电影的意义了,我还是努力想想去如何去除心灵的枷锁,去治好自己的拖延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