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3】善而不居:别把自己当成救世主

善良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良好美德。

古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的古训。

在生活中,往往会因你的一个小小而从不留意的善举,改变别人的一生,或成为别人美好的回忆。

你的举手之劳,对于需要的人来说,是无价之宝,是感情的升华和慰藉。

是“济人须济急时无”的及时雨。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给别人送点温暖,给点及时的帮助,那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我们本着善良之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因为我们在关照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关照自己。


给他人多点理解,多点设身处地,不要对自己没经历的事情,去做些无端的评论或指责,也是善良。

别人会因你的理解和厚爱,而得到温暖。就如同帮助别人划过河,你也就过河了的道理一样。

互惠互利,利人利己。


同时,善良也是一种倾听与耐心,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人没烦恼,哪个没忧愁?


认真倾听别人,了解别人,将心比心,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善良。

因为一个倾诉无门,郁闷无法排解的人,生活是痛苦的,内心是不堪的,他们随时会有想不开的念头,假如我们能够认真聆听他们一时的烦恼,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就会改变她的一生或改变一个家庭。

所以,耐心的倾听也是一种善

良。

但是,善良也有分寸,也有底线,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善事。

毕竟我们不是救世主。

正如在郭冬临的小品中,打着地铺,瞒着家人帮别人买车票的例子,生活中也有不少。

一些人为了所谓的面子,打肿了充胖子,去帮别人做一些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的事情。

我们可以帮人,但是我们应该依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

古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但也有“水满则溢”“爱满则溢”之说。


一个人只有会爱自己,有能力爱自己,才有能力和底气去爱别人。

当一个缺爱的人,即使去爱别人,那种爱也是残缺不全的爱,扭曲的爱。

这里不是不提倡帮助别人,而是以自己实际情况和实际能力为基础,去帮助别人。

而不是,帮助了一个或几个人,而去损害更多人的利益为代价。

在杨本芬的《我本芬芳》中,说惠才的丈夫吕医生,每逢碰到家里来人,都会把家里压箱底的饭菜拿出来给人吃。

把家里仅有的几块钱,和舍不得用的鞋子和布料送人,每次领工资都会买一大堆零食,给别人吃,就为了让别人说他好。

从不顾及家里人多粥少的凄苦状,也从不会考虑家里人是否有饭可吃。

最终,导致家里自己的几个孩子,每个月的多数时间没有饭吃,更没衣服可穿。

我们可以为善,也应该行善。

但是,我们也不是救世主,每个人的能力也非常有限的。

我们行善的底线是“爱满则溢”。

我们的分寸是好好爱自己,方能爱好别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