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朋友圈不如简书小结

        之前,认为发个朋友圈无非是和更多人的一种分享。可随着朋友圈里的人越来越多越杂,这种分享慢慢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发家庭,有显摆之嫌,不如把那些个图片保存好,如果实在有急需要想交流的,要不打个电话,要不有话和家人当面说。

      发鸡汤,你的朋友圈会有多少赞同或者同意鸡汤的观点,有无强迫别人点赞之嫌,即便点赞多多,是不是也收获多多呢?

      发加班,加班纪念一下也没什么毛病,但你敢肯定老板看后会给你加钱吗?

        发广告,这一类倒是可以理解。但有的广告既耽误别人的时间,又让人觉得厌烦。

        发单位公众号,究竟有几人在会看?是不是谁写谁看?

     

      不发了。没什么意思。而一天下来,自我小结。廖廖几笔,得到的倒是另一份雅趣。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运动会,女儿十分高兴。上午我俩很快就完成了八个项目的比赛,我和女儿坐在小凳上休息。其实家长应当坐在她们小方队的后面,而我却一直和女儿坐在一起。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发现就我一个家长,和孩子们坐在一起,我只好起身去了后面。上午分别后,我就去上班了。老婆说,女儿下午就一直说,“想爸爸了”,还用微信语音说了:“爸爸,我爱你”。

        下午下班,儿子报告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5,并且告诉我被扣的5分也很冤,粗心。突然觉得他好像有了一点学习的自觉。

        情不自禁地打开一瓶啤酒,喝完马上就体验到犯困的感觉。

      孩子的成长,有我们的陪伴和参与,也许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孩子们的时刻 【美国】亨利.朗费罗 | 屠岸 译 在日光和黑暗交替之间, 夜幕开始降落, 一天的工作暂时停止, ...
    妈咪私塾阅读 1,098评论 0 3
  • 1 微课的发展历程 微课的起源很难探究清楚,但是真正开始传播起来是在2004年美国一名叫萨尔曼·可汗的人最先开始的...
    陪伴学思行阅读 2,420评论 0 0
  • 一如昨日那样,怀着一颗“看望老友”的心情,独自一人,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就那么自然地来到了塘...
    缓轻阅读 485评论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