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日子,我简直被“懂”这个字迷住了。
张爱玲说过许多有名又有意思的话,其中就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句话,称得上是她的爱情观、处事哲学,甚至还可以说是她的为文之道。
说来也是,在时间的旷野里,每个人都是携带武林秘笈的独行侠,衣衫飘飘,看似风光无限,其实薄寒得很。只消有人,有人拣着一个月夜,在你眼前如孤鸿掠影,幽幽叹气:
“原来,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呵,由不得你不心神一荡,英雄气短了。
张爱玲就是这样低下去的,一边低到尘埃里,一边满心喜悦地盼望,盼望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生,真是生命的荒场?没人相知,就等于黑夜和死亡?
大概没多少人有多少底气说不是的。
一份孤寂,足以让一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心甘情愿地低下头去,折服在这种懂得与震撼里。
所以张爱玲,把她的慈悲,给一个叫“胡兰成”的汉奸文人,一个她认为“懂得”的人,也没什么稀奇的。毕竟,那时的她,芳草萋萋,无限旖旎,若不如此,真是平白辜负了一段好年华。
有点意思的是,一位叫张充和的女子,与张爱玲同时代同姓氏还有点家世渊源。她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通音律,能度曲,尤长昆曲,才情和名气都不亚于张爱玲,她也说过一句叫人难忘的话——
“十分冷淡存知己。”
一个因懂得而慈悲,一个因懂得而冷淡,并且是十分冷淡,一时真让人不解,不懂了。
难道是因两人性情不同?
张爱玲孤标傲世,我行我素,而张充和温文尔雅,为人谦和,这一句满腹柔情的感慨:“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应该出自她的口才对。
两人因此,际遇有点不一样。
据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讲,他与张爱玲,是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两人只要聚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两人是知己真一点也没错的,他是难得真正懂得张爱玲的。但,这真懂得的人,真如张爱玲所言,真慈悲了吗?——真让人不甚唏嘘呀。
同样,才貌双全的张充和尚待字闺阁时,石榴裙下就尾着一批追求者,其中用情最专最深的当数诗人卞之琳。他把自己的诗作编成《装饰集》,手抄一册,题献给张充和,张充和也用银粉为诗人抄录《断章》,两人惺惺相惜,应该是懂得的。世人都称张充和为人厚道,有情有义,但她待卞之琳,却一直冷淡,真是冷如霜,淡如水。奇怪的是,两人这如水的情谊却一直延续到老,直至诗人辞世,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呵呵,黯然伤魂,哀哀欲绝的,偏生是慈悲为怀的那个人,谁想得到呢?
真让人不懂了。
现在看来,慈悲的那个人不见得是真懂的,但是真喜欢了。她看着他,连眉梢都带着爱意:“他一人坐在沙发上,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外面风雨淋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这宁静,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到底有点一厢情愿,可惜得很。
而冷淡的那个,在自己的七十寿诞上从容遣怀:“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她是真懂了,早在韶华之年,一双慧眼,早洞穿了诗人心底的凄凉,但还是能调匀气息,用银粉抄录这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呵,你能埋怨她吗?
还真不能怨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不慈悲的人,归根结底,是懂的,她不爱就是不爱,干脆利落得很。
人世间,苍茫无边,有你懂或不懂的人和事,也有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佛说: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是为慈;怜悯众生,拔除其苦,是为悲。他的慈悲,才不论懂不懂得的,喜欢还是不喜欢的。
试问天底下,能把陌生人(这不懂得的),甚至仇敌(这不喜欢的),也当亲人和爱人一样相待,有几人?
这样的人,是真懂了,也真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