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充满了碎片。
从每日清晨被手机闹铃吵醒,打开手机,看到屏幕上推送的最新的新闻、头条等等,统统是吸引眼球的标题。总想着哪天禁止这些app推送,又舍不得关,生怕漏掉了一点新奇信息。习惯性打开微信微博,看看朋友圈,再看看平时看的公众号,能够快速阅读的扫描一番,稍微有点深度篇幅较长的推送至kindle上稍后再读。朋友发来消息:“最新的那啥新闻你看了吗!”
现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实效远远超过过去,哪怕是过去5年,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信息量大了许多。
人们往往比以前需要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有意识无意识,主动或非主动,海量的知识伴随着信息量涌向我们的大脑。古时书生脑中只装圣贤书便可,现代学生数理化政史地哪一个的信息量放古代都算是博物学家了。
是啊,现在这个时代对博物学家可真是不友好。
碎就是杂。
我们好像什么都知道,特别是在侃大山吹牛皮的时候。现代人摆龙门阵的规模绝对远大于古人,若是仅仅听内容,是无法判断这个人的个人背景的。
有个词叫“杂碎”。碎片化的时代充满了杂碎。而杂碎们充满了我们的生活。
从解锁手机屏幕那一刻起,信息流涌入了大脑。每当清理完微信里的小红点,看完公众号的各类文章,回复完微博上的各种呼唤,看似是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或者说是知识,但空虚感远超获得感,它充满了碎片的间隙。
诸如此类碎片拼凑的生活,已经让我不堪重负。
感觉我的兴趣爱好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世界上有趣的事情太多了。“这件事有趣”是吸引我去吸纳碎片最直接的动力。广泛是够了,这样碎片化的集合终究没有深度。这些感兴趣的内容方面没有一样可以用“拿手”来形容。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问题是“职业选手到底有多厉害”,得到的答案多是“不要用你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业余到专业再到职业是一条进化链。大家深藏在心中的“高手在民间”论点核心就在于这些民间的高手在某些具体操作上比专业甚至职业选手更加具体,更加专一。梅西比颠球可能比不过一个爱好颠球并为之专一努力二十年的中年人。
我们认为碎片浅薄,爱好广泛且浅薄,核心就是不专一。
卖油翁每天除了卖油还要健身读书摄影跑步,倒油唯有手不熟尔。碎片化的信息来源和生活方式只会让浅薄更加的支离破碎。
本身已经非常浅薄了,碎片让这种浅薄更加的支离破碎。
浅薄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容易受影响。
舆论导向中“导向”这个词好,被风吹一吹,就会有方向,风向什么方向吹,思想就会向那个方向去。
那些不同的声音,像不同方向的风,只是将你变成一株摇摆不定的草。
思维是碎片化的,被导向的方向也会随之碎片化。言论加之思想总会像蒲公英的种子,就算风向一处吹,也会满地洒遍。
老人言,读书多,有主见。这个多不是碎,体系化的读书必然不会让思想跟着别人的牵绳走。
体系化的读书构建体系思维,铺好铁轨,才能继续向远方铺轨。
在这个碎片年代,碎片化知识获取不可避免。钻进象牙塔里也避免不了。
满天大雨,没有哪一个屋檐可以完全遮住。每人手中一把伞,雨水可以在伞面上划过,也可以顺着伞边缘滴滴坠落。找把伞,够大就行。
前面说体系读书。读书读进脑子里也应该是有体系的,进出要都有序。进是读进去,出是表达出来。光靠记忆很难,知识体系的载体笔记系统格外关键。
我用Evernote收集,OneNote整理。
效率不算很高,有个方法就行。也不能太着急。
不论体系读书、碎片获取,用自己的体系吸纳完毕后,需要糅合。上一段说的整理便是。知识、信息也需要处理,预处理、深加工、再处理,对信息来一个巧取豪夺。
这个过程才是获取信息获取知识中最费时间的步骤。
有一个10000小时定理,讲任何事情只要花上10000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做,必然会成为这个行当的能手。一天全负荷8小时,天天不停歇也要三年半,一天花1小时,天天不停歇27年,这个定理还是相当靠谱——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一天磨八小时铁杵,太累了,一天磨一小时倒还可以接受,当然难度就在27年上了。
坚持最大的敌人是时间,时间最大的敌人是兴趣。
击败时间的冗长,体力和兴趣是两把趁手的武器。
体力可以支撑起整个世界,兴趣则能让碎片有向心力的方向。
在这个碎片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