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泥带水的世界
如果是一个阿Q,那么他做的永远都只是被称为阿Q精神。如果他是万中瞻仰的高位者,那么他的一言一行总会被灌注某种特殊的含义,他拥有的是一股无上的精神力量。
有很多原因,周围的人们好像并不习惯单独评价一件事情的本身,就算是把它一条一条剖析开来,自己眼中不觉地也不免带上其他不同的色彩。
如果带着点这一缕色彩刚好是与之相关的,那就完美了,这将大大激发它本身的艳丽,若是调和得当,这已然是很多人掌握的利器。
原来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如此相似,做人做事与颜料调和又有了莫名的联系,如果我刚好是一个比较有名望的人,也许,这就成了一句名言了。
所以,当一个人有了一个很厉害的一面,也许,他就很容易地,不费力气的在另一面树立形象,这就是所谓的优质资源产生优质资源吧。
只希望,他们不要滥用。
名正言顺的意义
所以说,这世界上名句,俗语,老话,古人云太多太多了。
而那些经常打着古人的口号来说事的,一张嘴就要来个孔孟之言,不来句老话什么的就开不了口的人,我想,他们高中的时候写议论文肯定是高分梯队的。
让我最受不了的是抗日神剧,飞檐走壁,手撕鬼子什么的我就当玄幻看了,一到太君们想要开始招降时: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好汉不吃眼前亏。我是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太君都这么热爱中国文化,我只知道这个编剧绝对是一个喜欢讲道理的人。
说这话的人真的会坚信这句话吗,并不是吧,也许他今天说过,钱乃身外之物,也许明天他就会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转发到朋友圈的信息也绝大多是未来表达自己相同的观点。
古代帝王打仗需要理由,现代平常人给自己买个包是不是也要找个理由?因为要说服别人或自己,有时候是事情过于强大,有时候是没有足够的自信。这就是名正言顺的意义。
只可惜,有多少名正言顺有多少经过了考查和验证的呢,是道听途说还是有真凭实据。
道德高地抢夺战
我曾经看陆人的《民主的奇形怪状》的时候里面有一段话:“我总是发现很多时候与中国人没法讨论,因为中国人两句话后就容易脱离主题,或者说只要他认为你探讨的一些问题有悖于他的常识,他就会马上转为对你进行人身攻击,避而不谈问题本身。”我读后深以为然。
前一阵子的罗尔事件,在我所在的一个校友群引起了轩然大波。自然,与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关系的,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判断,每个人都可以捐或者不捐,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平常就那几个活跃分子的500人群,这时仿佛被炸鱼一般全部跳出来了。剧情跌宕起伏,几波意见团体此起彼伏,普通人自然是甘当炮灰,估计就是屏幕外都是一片面红耳赤,偶尔几个平常德高望重的、钱权兼备的抑或是群众红人作为意见领袖发话,往往就是舆论风向的转变之时。
不过闲的蛋疼的我总结了一下,基本在发表完第一句观点后,后面的所有言论都是:你要说觉得我说错的,那你就是个傻逼!
这可能就是生活的投影了吧,在相熟度较高的校友群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不需要付出责任与代价的网络环境。
距离不仅产生美,还能放大一些人性的丑恶。
我这么说是不是也在抢占道德高地。
所以有些拖着泥带着水的人,发表着看起来名正言顺的论调,站在高地对着人就是当头棒喝的时候,好好的看看清楚,到底是醍醐灌顶还是屎蛋攻击。毕竟,没人能够确定他们能不能对这些话负责。
其无所谓,跟宇宙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