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火爆,实体却难熬

今年伊始,国内外卖市场一片火爆,大街小巷到处看到急驰而过的外卖小哥。据知情人透露,那是因为外卖大战开始了,美团,京东,阿里三巨头疯狂补贴,抢夺外卖市场。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赶紧打开外卖软件,我的乖乖,1块八一杯的奶茶,4块3一碗的米线,这羊毛不薅白不薅,赶紧点上一杯奶一碗米线来缟劳自已,但吃饱喝足之后,总感觉少了一点一点什么。

你认为4块3一碗的米线,一块八一杯的奶茶,还是那个奶茶吗?非也,这极低的价格,是美团或饿了么等营销人员,做销量的一个单品,既然是充销量,量就要上去,量要上去他是要符合几个要求。①价格足够便宜,便宜才有吸引力,便宜才是硬道理。②出餐要快,你想一下,午餐高峰时间,短短一二个小时,一个单品在外卖平台上,可以卖一百份到二三百份甚至更多。这是餐,是吃的餐,它都是要人现场做出来,短短几分钟要出餐,那么只能是简单和预制才能简化流程,缩短出餐时间。你以为的菜还是那个菜,但这菜已变成了预制或者是简单的加工加热,奶茶则变成了香精加水简单绞绊调制。

看起来这么大的外卖餐量,对商家是利好的。可商家们却都很无语,也很无奈。即使是预制或简加工,即使有所谓的平台补贴,可到手的利润却少得可怜。不管是美团还是后来居上的京东,阿里,他们都有自己的业务团队。这些业务精英到你的店里,跟你协商,你店里哪个菜品拿来做拼某饭,那是看得起你,这些精英们把你的菜价算得精得很,从米饭成本,到食材的成本,都跟你算得死死的,最后定价卡位是,这个菜品带上补贴能给你二到三元赚头,甚至有些只有一元的赚头。你上不上,不上?现在的行情是堂食没人,你不上?别的商家可要上的,流量在别人那里,在平台,你上拼某饭,他才会给你流量。别人一上,可就没你什么事了。上吧!可是赔本赚吆喝,累死累活也看不到几个钱。

某团的拼某饭,饿了么的一口价,都是名副其实的卷王,所谓的卷王,那是可是被公认为的,卷死同行,累死自己,可广大的商家却不能不上。

到了后来,被大佬们牵着鼻子走的商家们,把那些跑业务的精英们叫成了财神爷。因为他们发现一旦补贴一停,一旦单价一上去,立马没单,即使你把菜做得很可口,可还是没单。讽刺的是,单量只和单价有关,跟菜的口味关系不大。没单,房租水电人工成本照样要付。一天下来,拼某饭上面,有一百二百个单,即使赚得少,即使累死累活,那一天也会有二三百元的银子进帐。这也难怪了,这些商家追着喊着让财神爷们给他们调价上拼某饭了。

这么多的单量,按说,外卖小哥那可是赚大发了?后起之秀一一京东外卖从无到有,招兵买马从某团那里挖外卖员那会,高额的补贴,的确让一些外卖小哥尝到了甜头。可随着外卖大战的深入,随着外卖行业赚钱效应被放大。还有一个原因是实体行情不好,工作不好找,大把人员涌入外卖行业。大家便发现了,平台从抢外卖员,转移到了,降低配送费,减少配送时间。只要跑外卖人员够多,再低的价格不是问题,三元一单如果你不送,多得是有人挤破脑袋也要去送。这就是外卖平台一直在不断招人,并不断通过短视频引诱别人跑外卖的原因吧。

原本5到6元的配送费,降到了4.5元或4元,配送时间从30分钟减少到了27分钟或28分钟。外卖平台偷时间偷距离,已被众多骑手公认。饿了么推出了卷王:蜂跑计划,某团的卷王:畅跑也更是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只不过卷死同行,累死自己的卷王畅跑,从原本3.5元一单的配送单价,降到了2.9元或3.0元一单。

当外卖小哥穿街走巷,爬楼跑步,风里来日里去,送完外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后,他们算了一下,晴天配送收入能达到20到30元一小时,已经很不错。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配送费能达到40元一小时或者更多一些。所谓的月入二万三万的跑王少之又少,这些所谓的跑王都是熬时间和熬身体跑出来的,他们是和时间赛跑的人,甚至是用生命跑出来的跑王。网上那些晒配送收入的视频,很有可能是估惑人们入行的一个诱饵罢了。

马克思说过,资本浑身上下沾满了劳动人的鲜血。外卖平吃三方,吃了商家,吃配送人员,还要吃点外卖的客人。它不乎你是不是赚钱,它更不在乎你一天累不累。它只在乎自己的爆光率,它只在乎自己的日活量和增长量,因为只有这些才会影响到它股价的涨有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