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爱刷牙?学会这三招,让孩子和蛀牙说拜拜

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龋患率高达34.5%

每一个长在孩子嘴里的蛀牙,都是爸爸妈妈的心里的痛。甜甜的糖、黏牙的巧克力、可口的果汁或碳酸饮料都成爸爸妈妈们的心头大患。



那么,如何如何引导小朋友们重视牙齿、爱护牙齿,把“爱牙护牙”变成一种习惯呢?

栗子有三招,教给焦虑的爸爸妈妈,咱们一起来保护孩子们的牙齿吧!!

**********************用孩子的语言说“爱牙护牙”的重要性**********************


关于爱护牙齿这个事情,家长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如果你不刷牙,虫子就把你的牙齿吃掉了。说这句话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给孩子们解释清楚这些问题:

牙齿是什么?

为什么要爱护牙齿?

蛀牙了以后是什么感觉?

如何才能没有蛀牙?

让我们用孩子的语言告诉孩子“爱牙护牙”的重要性

第一,借助动画片,快速对蛀牙有一个具象的了解

第二,借助绘本图书,我最推荐的方式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是最适合给2岁左右的小朋友讲的关于牙齿的故事,鳄鱼因为蛀牙必须要去看牙医,鳄鱼害怕牙医,牙医也害怕鳄鱼,他们希望这次补好牙之后再也不要见面了。所以小鳄鱼决定回家一定要好好爱护牙齿。


《小熊不刷牙》是站在小朋友的视角去讲如果不刷牙的后果,生动的讲述没有牙齿的后果:不能吃东西、不能好好说话、还会被小伙伴们嘲笑,简直太可怕了。给3-5岁的孩子讲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和《牙虫大搬家》都是站在”牙虫“的视角讲的故事,讲述了牙虫们怎么住在小朋友的嘴里,牙虫的家怎么引起了小朋友的疼痛,牙虫们怎么被赶出了小朋友的嘴里等等。牙虫这么可怕,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刷牙,不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嘴里哦。这本书最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


**********************用孩子的办法做“爱牙护牙”的小卫士**********************

建立了“爱牙护牙”的重要性的意识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养成“爱牙护牙”的好习惯。我们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刷牙的规矩怎么建立呢?

栗子推荐的办法是建立“牙齿图”和“牙齿图规”,这也是我家大墨坚持到6岁,小晴正在坚持的规矩。

牙齿图规

1.每天保证2次刷牙

2.每次刷牙后可以涂一颗牙齿,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

3.每8颗牙齿可以兑换1个巧克力或者1个棒棒糖

4.集齐2张牙齿图可以兑换游乐场1次

PS:规矩可以自行拟定,最好是和孩子商量着来

**********************玩“蛀牙后看医生”的小游戏**********************

家长“爱牙护牙”的意识再好,比不上孩子们真的明白“爱牙护牙”的意义。栗子家会用一个小游戏让孩子明白如何“爱牙护牙”。

蛀牙小游戏

01

爸爸或者妈妈要装作蛀牙后就医的患者

孩子们是小牙医

02

“患者”到医院后要先讲明自己牙疼和为什么牙疼(可以把孩子们的一些坏习惯讲出来);然后要让“小牙医”给“患者”看病。

03

看病结束后,要让“小牙医”给“患者”下医嘱,这里很关键哦,家长要引导“小牙医”们讲出来如何保护牙齿。

这个游戏可以多玩几次,每次针对孩子的一个不好的习惯进行改变,最终会把“爱牙护牙”的意识深深地植入到孩子的小脑袋里。

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你们还关注什么?



搜图编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