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梦回,开灯下床,惊喜地发现,白日里病怏怏蔫兮兮恹恹欲睡花枝耷拉的一帆风顺花,开了!浓密的绿叶托起秀丽的白花,在墙角静静地绽放,在寂寥的夜里,孤独却不乏妩媚,沉默,淡雅,有几分雅致,几分清高。顿时,“花未眠”三个字从脑子里一跃而起,落地开花。
前几日去花市,无意间被这盆清新雅致的花所吸引,抱回家里,又是浇水,又是施肥,真可谓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可是,它并没有因为我的宠爱有加而报之以更加旺盛的生长,相反,这几日,它的花边日渐焦黄,花叶日渐枯萎,花颜憔悴,形容枯槁。后悔自己不合时宜的热情加速了它的凋零。我又是百度查询又是微信圈里寻医问药。师弟秉昌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回复我:《种树郭橐驼传》奉上,那是最权威,最专业,最高大上的绿植栽培理论知识。是啊!柳宗元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告诉了我问题的实质: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时至今日,小小一盆绿植,我居然还做不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随性也罢,加上学期伊始,事务繁忙,就在我行将放弃之时,它却绝处逢生,用深夜里的一室幽香,给我惊喜。花木有情,正是我的过度关爱,极于欣赏它的美丽的急切心情,惊扰了它的安静,才使得它选择在深夜无人之时,独自绽放它的美丽,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川端康成凌晨四点,发现海棠花未眠,此情此景引发作家一系列关于美的思考,由此体悟到世间的美是那样的形形色色。一个人要去参透美的事物,需要一双多么智慧的眼睛。字里行间体现了禅趣,物哀美,哲理美的统一。文中引用米开朗基罗临终前的一句话: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看来,残缺的,不完美的,才是进步的。生活不求诸事完美,但求无愧我心,如此,足矣。
中国哲学充满了辨证的色彩,比方有之于无,得之于失,完美之于残缺,所以《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路走来,我们总会在山穷水尽之处,领略别样的风景,总在无力坚守之时,收获意外的惊喜,总是在遗憾和懊悔中,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感恩。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正因为人生不易,才有了善待世界的慈悲。在残缺和遗憾中,人生得以完善,在矛盾的碰撞中,生活得以向前。
夜深了,花未眠,大概也是我凌晨一点醒来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