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赧科普快递36】低血压怎么吃?吃糖不对,吃咸才行!
低血压也略有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
1、体位性低血压:从坐着或者躺着的为其起来时血压突然下降。
2、餐后低血压:吃完饭后大量的血液去了消化系统,导致血压降低。
3、神经介导性低血压:长期站立后血压下降。
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它经常发生在站起来后很短时间,持续几秒钟,主要表现就是站起来后感到头晕、视力模糊、虚弱、晕倒、迷糊、恶心等,一般情况下,这种低血压通常发生在站立后的两三分钟,血压下降大约20/10mmHg。
低血压没有什么特效药物可以缓解低血压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要通过饮食,身体活动,物理方法进行改善。
对于程度比较轻的低血压,一般无需治疗。
只要自己注意不要突然发生体位上的变换,不要突然起立,记得要缓起,不要猛的一下就站起来。这样可以避免低血压造成的不适感。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就要适当采取一些措施了,比如:
1)吃的咸一点,适当增加食盐的摄入量,可以让血压略有上升,比如吃饭的时候就着点咸菜,菜肴可以不不同人略咸。
2)也可以增加饮水量,通过大量的饮水,来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这个在日常饮食中也比较容易做到。多饮水本身也无害,尤其要避免口渴,脱水状况的发生。
3)低血压的人,往往比较瘦弱,很多人伴随着低血糖,或者贫血的状况,如果是这样,那就要注意增加营养,避免因贫血而导致的血量减少,而产生低血压。
4)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身体血液流动,维持血压,锻炼最好能够长期坚持。
5)低血压的人,尽量少用劲,比如提重物。甚至在排便的时候,也要防止久蹲太用力!
6)长期卧床、饮酒等都会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