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71】《父母效能训练》第6章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当小孩子两岁左右开始,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到越来越有自我意识,他似乎不再“听话”,甚至可能会时时跟家长对着干!让好多家长头疼,或者也被家长轻易地贴上一些不太好的标签。

就我女儿来说吧,两岁多的时候,见到人,让叫什么就叫什么,嘴巴可甜了。现在遇到熟人,别说问好了,都不愿意叫,最多摆摆手,能看对方一眼就算不错了。当然,我也不会批评或者说她没礼貌之类,我最多也就提醒一句,见到认识的人打声招呼是礼貌哦!置于她有没有听进去,那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最近更是感觉跟她沟通,真的要动脑筋,尤其是她犯错误时,越是生气批评,越是没用。今天这一章节也讲到,面质孩子的无限方法,对照一下,自己平时也会犯一些错误。那怎样的面质方法才是有效的,才能正确真实地传达我们的感受呢?如何激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些书摘:

1.面质孩子的无效方法:

发出“解决方案信息”:命令、指示、指挥,警告、训诫、威胁,劝告、布道、说教,建议、提出意见或解决方案。

发出“贬损信息”:批判、批评、责备,归类、嘲笑、羞辱,解释、诊断、心理分析,教导、说教。

2.为什么无效?1)孩子讨厌别人告诉他怎么样才是对的。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不喜欢你的解决方案。在任何情况下,当孩子被告知“必须”“应该”或“最好”改变他们的行为时,他们就会产生抗拒心理。2)给孩子提供解决方案,还同时传达出另一种信息:“我不信任你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案”,或者“我不认为你足够有能力,可能找出一种方法来帮我解决问题。”3)送出解决方案等于告诉孩子:你的需求比他的需求更重要,他必须做你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管不顾自己的需求。4)贬损信息会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破坏性的作用,如果孩子整天遭到负面信息轰击,渐渐地,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是坏孩子、无用、懒惰、不为别人考虑、不体谅他人、愚蠢、无能、不被接受等等。

3.面质孩子的有效方法:用“我——信息”来表达:行为+感受+影响。(即:对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描述,不是评判+父母的感受+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4.为什么“我——信息”更加有效?“我——信息”不太容易激起抵抗和叛逆。当父母坦诚的对一个孩子说出他的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比暗示孩子他的行为是不对的,更加不具备恐吓意味。另外,“我——信息”让孩子担负起改变自己的行为的责任。

5.对父母来说,坦诚地展现透明的自我,所能带来的最大回报可能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诚实和坦率能够培养亲密的关系,一种真正的人际互动关系。我的孩子了解我的真实自我,这也鼓励他向我展示他的真实自我。我们没有彼此疏远,而是建立了一种亲密的关系。我们的关系是一种真实的关系——两个真实的人,愿意去了解真实的对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