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银行风险定价。
01 风险定价是什么?
风险定价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无处不在。举几个接地气的例子,你一看便知:
1.工作。
你需要为你的工作付出你的知识和汗水,你的工资就是知识和汗水的定价,是对你辛苦努力的补偿。
2.彩礼。
女方需要对自己婚后的生活有所保障,彩礼、婚房等就是对预期糟糕后果的定价,并作为承担风险补偿。
3.保证金。
合作一项业务时交保证金,比如卖房保证金,因为一旦和一方约定好买卖,就意味着在过户之前这段时间内,卖家就失去了继续找买方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可能会有更高的出价,定金就是作为机会成本的补偿。
风险定价的理论逻辑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世间万物都是资源,资源都有价格,想得到任何一份收益都需要付出代价。
回到银行立场,作为借贷者和投资者,一方面要覆盖资金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要通过投资项目获取收益。
所以风险定价的操作逻辑是:拿有的换想要的,赚取差价。
现在大家对风险定价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一起来看看官方定义:风险定价是指银行在提供贷款或投资时,根据借款人或者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级,收取不同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就是利率或者收益率。
用我们理解的话来讲,就是银行根据客户潜在风险水平的高低,确定一个资金使用价格,这个价格可以覆盖自己的成本,同时保证收益。
其实,任何一种资产都涉及到定价的问题,一旦使用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这个定下来的价格就是作为资金使用的补偿。
这个理论可以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02 为什么要有风险定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成年人的世界遵循的统一规则就4个字:各取所需。
所以,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一定要有定价的意识,这样才能正确的对待代价,合理的定价才能让你不被骂贪心,也不被骂傻X。
不管是借贷还是投资,首先都要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利率:无风险利率。这是一个锚,作为非常重要的参考。
无风险利率一般以国债为基准,因为国债是低风险资产,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无风险。目前来看国债利率在3%左右。
无风险利率是对等待和机会成本的补偿。
站在银行借贷的角度,没有0风险的项目,所以利率肯定要大于无风险利率,也就是3%,如果连这个利率都达不到,还不如不做,直接买国债更划算。
此外,银行作为市场化盈利机构,追求收益是重要目标,所以借贷过程当中除了保证无风险利率,还需要额外的收益来覆盖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
这个额外的收益用专业的表述就叫:风险溢价。
由此推论出:银行风险定价=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
而这个公式对个人投资也同样具有参考意义。如果有人建议你投资一个项目,连3%的投资回报都拿不到,那肯定是没有投资价值的。因为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傻瓜似的买国债就能够达到这个收益。
一般情况下,风险越高,定价越高;风险越低,定价越低。
举个例子。两个客户想要找银行贷款。
第一个客户,信用好,资质高,那么银行给他的风险溢价为1%,他的利率就是:
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3%+1%=4%
第二个客户,资质稍微差一点,银行就给他的风险溢价确定也3%,那么整体的利率:
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3%+3%=6%
因为相比之下,银行需要为第二个客户承担更多的贷款违约风险,所以必须通过更高的利率来覆盖这种潜在风险。
03 如何进行风险定价?
纵向、横向两个维度进行风险定价。
纵向的含义是,你根据自己的一系列的选择来对比,什么样的定价可以让收益最大化。
比如,你有十万块钱可以用来投资,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肯定找那个收益率最高的,而这个利率至少要超过3%。如果不超过,那就直接买国债。
横向的含义则是你需要去市场上找同行,找竞品来对比,如果太高于市场价就缺乏竞争力,太低于市场价就没有收益空间。
所以横向维度就是在你可接受的范围内去找到自己心里的价位,比如市面上一般的投资理财产品收益在5%左右,但是现在你要一味去追求10%、20%,那肯定是高风险。相反如果你追求2%的收益率,那就没有投资的意义。
又回到银行的角度,风险定价要么秀实力,要么表诚意。
如果资金雄厚,风险管理到位,那么肯定可以借助高风险高回报的借贷或投资项目。相反,如果竞争和风险管理方面都不如同业,那么就可以通过压降利率和收益率,来获客,维护客户关系。
银行内部的风险定价模型很多,作为初学者暂时不用了解这么深,可以先了解简单的理论。
最后总结风险定价的核心:
第一,保本;
第二,保证基本收益;
第三,搏一搏溢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