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爆墨
在第一章中,我提到了一个专业名词——爆墨。爆墨的主要现象,就是墨水不老老实实待在笔芯里,反倒出来闹事儿。爆墨很难预判,一般情况下,说爆就爆,没个警示但是也不需要一惊一乍,写几个字便惊恐地把笔往桌上一丢,大气不敢出,好半天缓不过劲儿来。这便显得有些神经质了。通常,只要你的笔不是劣笔,也不经常被人摔摔打打,爆墨的概率大约占4%~5%。经有关部门调查,晨光牌水笔的爆墨概率比得力的笔小1%,不过寿义牌子弹头按动笔的替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爆墨。这个实验结果是无数志愿者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其中就有我……
不过我今天不是为了倒苦水而来的。毕竟如果我现在不给你把有关爆墨的是讲清楚了,到时候墨水喷出来整得你一身黑,倒得怪我。既然我都揽了这活,那就得把它做到底。
就在海啸之前海水会忽然收缩一样,爆墨之前,你通常是能看到征兆的。普通的笔芯,最前面是笔头,中间是墨水,还有一个透明活塞一样的东西。后面没盖子,插进一根针去,可以把针畅通无阻地扎进那活塞里。说来也怪,兴许是那透明活塞的原因,你就是把笔倒放,墨水也像块固体似的规规矩矩待在活塞里面,绝不从后面流出来。
去年暑假是我便开始研究有关爆墨的知识,以致不分昼夜。我先是把那些摔坏了的笔都召集起来。那些笔还年轻,依旧是满肚子墨水的,可是笔头摔坏了,写不出字来,墨水再多也无用武之地。倒不如让它们为科学事业献身,好歹死的还有些价值。
我取来一根外婆织毛衣用的长针,几支摔坏了的笔,并把阳台上的水槽占为秘密据点。我又是关窗,又是锁门的,事情都办成了,然后在洗手池里试验。我把长针从笔杆后面捅进来。我原以为那透明活塞是塑料制品,墨水有它护着,天不怕地不怕;谁知长针直捅进了活塞里,只是增了些阻力。看来那活塞仅是某种粘稠的化学物质罢。
果然,那活塞破了后,即刻失了形,渐渐有了液体的样子。墨水里进了空气,顿时翻腾起来,与活塞水搅在一起,海平面越升越高,然后从笔杆后面汹涌而出,整个洗手池全黑了。我手上都是墨,又黑又黏,水洗无效。
再来说说关于笔爆墨的原理。我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普通笔芯中,“活塞水”是用来阻挡空气的,而在活塞之下的部分都是真空,墨水就在真空区里,所以形似固态;爆墨时真空区里出现空气,墨水恢复液态,就流出来了。
至于推论结果是否正确,我也没机会知道了,如果你们中的某一位成为了一名科学家,就可以让真相大白了。
先不讨论这个话题。我前面说到过爆墨的原因——常被人摔摔打打。若是我们常用的圆珠笔,仔细观察会发现,笔尖有一枚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钢珠,珠子连着笔的那一面是墨水,人写字时,珠子在纸面上滚动,每一侧都能在滚动时均匀沾到墨,然后把墨迹留在纸上。如果说每一支笔都是一个印刷厂,那么笔头后面长长的笔杆就是储存墨水的仓库,通过笔头源源不断地输送给钢珠。钢珠是一整支笔的核心,但如果笔常被摔打,钢珠从笔头震落,空气就会由笔头长驱直入真空区,位于后侧的活塞水根本无能为力。于是笔杆里开始暗潮汹涌……
这也是为什么要拿去斗的笔都得是名牌优良、国外进口、血统纯正、死贵死贵的,毕竟在课桌上英勇杀敌,冲锋陷阵的一生与在办公室或书房里写文件和作业的一生是有极大不同的普通的笔杀完几场就不行了,笔头断裂,战死沙场。而优质的笔,自然各方面都比门口小店买来的笔好,说不准还能再打上好几场战争,寿命虽然是断短了几倍,但好歹也能撑个十天半月才以身殉职。况且,名牌笔也要更有教养,爆墨时不至于黑水直下三千尺,整得人满手都是。
我那一袋寿义牌的笔芯,我对它老早绝望了。因为这笔质量太差,手掌过去都能把钢珠刮下来。我一开始打算扔了,但后来与我的多年老友章紫凌一起在学校洗手间来办一场爆墨秀。因为场面过于壮烈,我们也称之为“杀猪秀”。一开始只是我与章紫凌自娱自乐的,没想到票房居然这么高,每次都能吸引一群女生围观,于是我们也干得越发起劲。
先是章紫凌直接上手,一口把笔头咬断(我没骗你),我在池里接一些水。墨水倾斜而出,章紫凌一把将笔芯按在池里,水中似乎冒出滚滚浓烟。然后我再把残余墨水吹出来,结束这支笔绚烂却短暂的一生。于是,爆墨这样可怕的现象,也被我们找到用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