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关于成长,我想很多人都有过痛。
在我所认识的人中,基本没有从学生时代就立志要终身学习的。
应试教育,让大部分人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厌恶,一定程度上,延伸出了大学里的玩乐风,被压抑的情绪,在校园中得到了释放,即使是那些学霸,在那个时候也没有几个明白终身学习的意义,并为此践行。
有些人,早早就有了自己思考的能力,但由于能力太弱、阅历太少,会有一些片面的结论,也就导致了错误的方向。比如
学习无用,经验和实践才是王道;
终于结束了高考,以后再有不用这么拼命学习了;
六十分及格,多一分浪费,文凭混到手就ok了;
类似的歪理邪说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曾经也是我认同的观点,因为涉世太浅,对自己了解的也肤浅,我们从不知道想要什么,到以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到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如此反复。
步入社会以后,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和别人的差距,面对生活的困境,种种现实冲击着我们,这时,会有很多人懊恼和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学习,白白浪费了大学里的宝贵学习时间。
很多人的长辈都生长在农村,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自然也给不了他们恰如其分的建议。
我相信,大部分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学子,都有满腔的热情,有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但是,现实的竞争是残酷的,他们能得到的指引又是相当有限的,能有几个人能一路走来总有贵人指点,不光要遇见贵人,还要听得进去贵人话。
李笑来老师说过,正确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但是,总是有更多的人,在跌跌撞撞中摸爬滚打,探索着前进,在一本本的鸡汤书中,迷失自己的方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哪一条才是自己应该走的路。
在一次次的碰壁受挫以后,大部分人的自信心渐渐消散,不是他们不想努力,是他们尝试了那么多努力的方式,都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一次次气馁以后的妥协,让他们安于现状,曾经的雄心壮志也一去不返。
走到这一步的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些错误的观念扎根太深,不是一两本普通鸡汤可以纠正的。
1、学生时候,被逼迫学习,对学习的厌恶感融入潜意识,排斥感太强,并且觉知到这点的难度较大。
2、没有意识到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在一刀切的教育方法下,自身潜力不能很好发挥,不总结或者不善于总结自身学习特点,从而使弯道超车的可能性降低。
3、对人性弱点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自我否定。
以上是个人粗略的总结,也是自己成长道路上或多或少走过的弯路。
改变源于一位老师的教导,他是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作者李笑来,他是我认为讲鸡汤讲得最好的老师,是年轻人值得跟随的导师(一不小心竟写成了软文)。
在他的影响下,我有了以下改变:
1、充分认识耐心的重要性,在不停锻炼元认知能力(冥想)的情况下,清醒认识自己的毛病:好逸恶劳,在制定计划时,要创造激励和惩罚机制。
2、珍惜自我的注意力,争取边际收益的最大化。
3、锻炼身体,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制定计划时,知道循序渐进的方法很重要。
4、自我觉知,建立信心,制定目标时,以小目标开始,逐步积累信心,设定目标下限,不设上限,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5、在学习计划上,从改变习惯开始,而不是盲目地定大目标,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着手,逐步养成习惯,从微小的习惯再延伸到大的任务。
6、思考的力量:勤于思考,对事物保留好奇心。
7、积极学习心理学和经济学,学着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