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再不记得当初的少年模样。

文│tomoZh

说来也是矛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极度渴望着成长,渴望学会生活、驾驭生活。然后,就在漫无边际的渴望中丢失了自我,全然不顾破碎的虚妄的自己,哪里有智慧驾驭生活。

舍本逐末,愚蠢是常态,看透才是真智慧。

世间众人,怀揣的问题千千万,终极目标却寥寥无多。无非是轻松、快乐、宁静和喜悦。

轻松是不想受苦。

快乐是感官享受。

宁静是宠辱不惊。

喜悦是幸福自在。

前二者可求,因为外在;后二者需炼,因为内在。

轻松快乐本身无错,但过度将注意力投注于外在事物,会使得身体和思维离灵魂越来越远。也就产生了身心灵的分裂,仿佛双脚脱离了地面,宛若无根之树枝繁叶茂均是假象。

宁静的内心,和由内而生的喜悦势必缘于痛苦的淬炼。

探索世界和探索内心同样重要,也不分先后。但大部分情况下,从少年到青年,人的生命蓬勃发展,力量不断向外延伸,旺盛的好奇心、充足的精力、舍我其谁的自信和锋芒毕露的野心,是这个年纪的人们的特征,也注定了向外求索的基调。

人到中年后,生命能量开始回收,渐渐不再对身外之物投注过多的兴趣。甚至记不起从哪一年开始,超市的零食再也吸引不了自己的注意;能减肥是最好,减不掉也死不了;工作上能有更好的发展固然重要,晚上8点后该回家回家,该给家人和自己的时间不能少。过了30岁,开始懂得宠着自己对自己好了。起码懂得了不再逼迫自己做“健康的”、“向上的”、“有意义的”等等所谓应该做的事情。

关注那个叫做自己的存在,和他(她)在一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逛街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场景:明明已经计划好买的东西,最后却买了一堆计划外的东西。导致之后不得不重新花时间买需要...
    MRAbby阅读 188评论 0 1
  • 人生大学的终身学习 学校的被动学习和人生大学的主动学习。之前学校的被动学习更多的却觉与机遇、习惯、性格等等。被动学...
    B姐姐阅读 240评论 0 1
  • 关于CALayer的shouldRasterize(光栅化) 开启shouldRasterize后,CALayer...
    ShenYj阅读 354评论 0 1
  • 芳华璀璨,终是浮生一场;浊酒一杯,笑看红尘纷扰。 只因夜凉如水,淡漠如心。
    烟花三月_阅读 20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