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活真的能让一个人,不,是一家人崩溃,不堪一击。多少家庭妇女在日复一日的家务活中得抑郁症,我相信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就我而言,还是父母心目的“夹子”——客家话,意思是四体不勤不怎么会劳动不怎么会做事情的人,即使这样,一天天的我都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满身期待着洗完澡全身放松地躺床上那一刻。
比如今天
不到六点我就起床了。本想起床先看会儿书。但是儿女跟我睡一个房间,不能在房间开灯,我寻思着下一楼去看。下去前,我得把前一天的衣服洗好。孩子们刚回乡下玩,衣服都穿得很脏,特别是女儿的,从衣服到裤子,从袜子到鞋子就没有一个角落是干净的。衣服我已经昨天提前泡了一个晚上,今天还是刷了近两个小时才把包括鞋子在内的刷干净。然后带到楼下洗衣机脱水。
我到楼下。爸爸已经起床了在煮稀饭。我把喝水的杯子洗了,再烧些开水放凉热喝。不一会儿,小外甥就醒了。爸爸妈妈就忙前忙后去照顾他。由于他是被奶奶和爸爸说话吵醒的有点情绪,妈妈怨言很大。再不一会儿,楼上就传来了女儿声嘶力竭地哭声。我赶紧跑上去。才知道儿子又打了女儿。原因是前天晚上女儿一直“嗯”“嗯”“嗯”地一边“嗯”一边踢床,把儿子吵醒了。他起来后就赶紧“报仇”不顾女儿还在睡觉,就把她打醒了,还咬了她。我还没说他,他就已经情绪很激动。他自己觉得自己很有理由,自己半夜被妹妹吵醒了两次。女儿只是声嘶力竭地哭。跟儿子说这样是不对的,再怎样也不能打妹妹,是没用的。就如前一天晚上跟女儿说不要这样踢床,有什么事情跟妈妈说,也是没用的一样。这是精疲力竭的第一次,感觉很无助,什么办法都没有,就两个孩子在眼前吵来吵去,而且是声音非常大。
他们说想吃鸡汤面,给他们了,又说吃不下。跑去玩鸡,什么都扔进去喂鸡,还赶了一只鸡到楼上玩。爸爸妈妈大声吼叫,他们丝毫不理会,我也那他们没办法。精疲力竭第二次。
我送奶奶去姑姑家时,我正帮姑姑绑烟叶来烤,妈妈就打电话过来说儿子在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到处扔,她管教不了叫我回去。我回去时,两个孩子在看电视,妈妈跟我再陈述了一遍事实。儿子不赞成,说他只是在空旷无人的地方扔,很激动说我妈胡说八道。他们两个吵起来。精疲力竭第三次。
吃完午饭,我们开始收拾家里的东西准备回去。由于刚回来一天,而且前一天晚上姑姑们过来过节,所以特别多东西。整理到四点多的时候,爸爸说他手机在儿子女儿那边叫我拿下来充电。我去拿手机的时候,儿子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说等外甥睡醒。他情绪激动地说我说谎,说好吃完午饭回去拖到现在四点多,他作业都没做完,闹了估计半个多小时。爸妈满身都是汗慌忙地收拾东西,说马上走。精疲力竭第四次。
女儿为了她哥能早点回,几次三番进房间吵圆宝,防不胜防,我很生气批评她这样不礼貌,让她要注意根本没用。我打了她,她还更多下。精疲力竭第五次。
回来儿子女儿就去找他爸爸了。因为刚回到家一堆东西要整理,我就带圆宝出去玩。圆宝一直闹要手机,一下要听快乐《生日祝福歌》,一下要听夜半三更呦《映山红》,给他听还不同意,非得看视频,不让看就在游乐场跳来跳去。为了吸引他转移注意力,我跟他玩“荚”(peekerboo)。太耗体力了。精疲力竭第六次。
杂事一
在家里更是不停地在精神内耗,爸爸妈妈每天吵上几十次,爸爸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叫,妈妈越叫语言越难听语气越来越不好。我在吐槽灶台太矮洗碗太费腰的时候,老妈说我什么很难听,我就不洗了。妈妈就叫爸爸去洗。爸爸一进去就把碗筷弄出哐哐哐的不悦声。即使这样,爸爸还是义无反顾地烧热水杀鸡给坐月子的妹妹吃。
杂事二
不管怎样,我还是很幸福的。我堂叔的女儿这个端午节没来,因为她的爸爸和公公都生病住院,而且都不是小病。比我年纪还小两岁的人什么都得面对。比起她,我这算什么芝麻小事。但其实我知道爸妈身体也不好。妈妈腱鞘炎手术后丝毫没有休息过,现在还痛。发展到肩周炎之后还得没日没夜地带圆宝(明天一定要带妈妈去看医生了)。
杂事三
一个姑婆的媳妇。她老公去世多年生活很不好过。她还每个节年都代替她老公到我们这里送节(年)。即使每次来都没有一家人请她吃过一顿饭她都风雨无阻没有 停过。我们说如果换我们肯定就不送了。
杂事四
我去姑姑家时,他们家正在下烤。珊珊正背着彤彤一起把烤烟搬到房间。我过去帮忙。外婆和晶晶也在。那个我们一起追《还珠格格》《萧十一郎》的房间现在整整齐齐摆满了烤烟。四叔四婶、四叔那边的弟弟、友轩在姑姑家。不知不觉,友轩都26岁准备谈婚论嫁了。四叔弟弟迁到了地铁运营上班,说现在财政不好,工资不高。另一个老师也担心我们这边太没钱工资发不出来。
杂事五
晚上跟邱电话一个多小时。其实在家不爱打电话,因为不好做事情。不知不觉表露了一些怨言。特别是全身脏兮兮准备洗头洗发而不得不推到十点多才能洗。我说了很多抱怨父母的话。其实是家务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家还是要布置得简单一点,少点收拾。越长大越发现,其实语言才是影响关系的最重要的特征。特别是在与邱的关系中,其实夫妻更要谨言慎行,言语比行为更伤害关系。突然想自己单独住了,但是在父母身体不好年岁有加的时候搬出去住感觉又很对不住他们的。